大庙乡:
大庙种植烤烟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大庙乡简介 大庙乡位于鄂陕交界,地处两省三县八乡镇结合部,双边群众毗邻而居,一脚跨两省,乡政府距离竹山县城101公里,距离旬阳县城77公里,自古就有朝秦暮楚的传说。全乡版土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2.1万亩,下辖12个行政村、56个村民小组、13个乡直机关、总户数3575户、总人口13660人。历史 大庙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秦楚古长城、唐代著名将领吴琦、马赞兵营遗址、建于清末的张家大院、高家大院、集镇戏楼等古建筑,为人类文明留下了灿烂的艺术瑰宝;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又一批贫寒子弟勤学苦练,考入了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2001年竹山文理科“状元”均被大庙籍学生双双夺冠。1992年,勤劳智慧的人民发明了地膜水稻,这被誉为“神膜”技术,很快在荆楚大地乃至全国广泛推广。资源 该乡山场面积大、矿石资源丰富,林地面积18万亩,境内县乡联营天堂林场,其原始森林覆盖面积4.4万亩,起伏连绵、绿树丛荫的山脉,既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又是一座天然赠赐的资然宝库,山上有蕨菜、薇菜等山野菜,有银杏、红豆、樟榔等珍贵林木,有大鲵、野猪、羚羊、梅花鹿等国家保护动物;地下有石英石、硫铁、煤炭等二十多种矿藏,乡政府对面七宝寨就因该山蕴藏有绿松石、铁、煤、锑土等七种矿石而得名,黄土梁铁矿带长达6公里,天堂石英石二氧化硅含量达96%,储量在百万吨以上,丰富矿藏,“遍地是金”。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多年来,大庙干群不为乡情所困,致力于振兴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目前,全乡以烤烟、黄姜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到8000亩,退耕还林8000亩,是“全县烤烟生产先进乡镇”、“全县退耕还林先进乡镇”、“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2003年,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3855万元,财政收入144.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14元;电视光纤线路和手机移动基站开通,人畜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公路通到村组,乡集镇初具规模,大庙至陕西过境道打开,加之得大路、大竹路,以大庙为中心,辐射周边八乡镇交通架构逐步形成,时下,全乡干群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奋斗。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大庙乡基本情况 大庙乡是固阳县最偏僻的贫困山区,距离县城45公里处,全乡总土地面积282平方公里,25度以上坡地2.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46%,5一25度的耕地1.8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29.8%;滩地0.7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9%。全乡下设11个党支部(其中村党支部9个)9个行政村,61个村小组,1428户、6263人。工业情况 大庙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工矿企业,通过我们优化开放环境,出台制定了《大庙乡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和落实领导包片项目责任制,积极的"走出去,引进来"。一是教育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加快发展"意识,要在服务质量和工作上上一个新台阶:二是协调解决好企业存在的实际困难,并将其做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三是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有责任。截止目前为止,大庙乡共引进选矿企业23家,有15家企业正常运行,8家企业已与乡政府签订合同,现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完成了恒通、益民、八达、索宝选矿改造,年产铁精粉达到8万吨;加大了对鑫选矿投资扩建力度,力争使其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农业情况 大庙乡是一个麦、薯、油作物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近年来,在种植结构调整方面有了新的改变,粮食产量和经济作物有新的增加,但仍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是典型的雨养农业。为了改变现状今年该乡的农田水利建设紧紧围绕新增节水面积800亩的目标展开,采用群众自筹、国家补助、政府服务的方式积极发动广大村民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在工程建设中,除对原有非节水工程逐步进行节水改造同时,要求今年乃至今后所有新上水利项目全部采用节水技术,否则不予立项。截止目前,该乡共新打机电井3眼,小筒井12眼,修复旧井8眼,新建人畜饮水工程2处,解决340人、2100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今年全乡共完成播种面积为67000亩,其中种植玉米7000亩,小麦9000亩,马铃薯10000亩,药材3000亩,油料5000亩,板兰根10亩(长发城),建山茶种植基地300亩(毡房窑),可年产山茶300吨。粮食植补资金按要求全部发放到位,共发放资金71198.4元。由于今年的雨水充沛,农作物产量大增,现在秋粮的销售正在紧张有序进行,加上其他收入,可以完成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的目标任务。牧业情况 大庙乡的牧业产业仍是直接受大自然左右以放牧为主的原始畜牧业,乡境内有草甸草场13.4万亩,一般草场14万亩,可利用的草场总面积27.4月面,近几年来,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草场超载退化十分严重,阳面山坡大部分是光秃秃的石头山,只有阴面草茂盛可供放牧,条件最好的春坤山也由于过渡放牧致使草场大面积退化,多年来全乡牲畜总量保持在2.5一3.5万头(只)左右,家畜的改良还处于自发的初级阶段。今年继续按照"发展总增,控制纯增,改善畜种结构,稳定发展"的方针,提高牲畜质量,增加出栏率、存栏率和商品率,并发展特色养殖业,首先加大了舍饲圈养项目工程建设,大力引进优良品种小尾寒羊,形成了以改良品种为主的养殖业示范区;其次是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再次加强与畜牧业中心的联系,做好畜牧业的防疫工作,保证该乡不发生一例五号病等;四是加强与畜牧站的联系,通过举办科技讲座和现场实验的方法,改迸牲畜的科学饲养方法,以此来改善畜种结构。全乡通过调整畜牧业结构,在陈家村和水口两地成立养羊示范村,以此为龙头,鼓励农民转变养殖观念,发展圈养。通过以上行之有效的工作,使该乡的养殖业蓬勃发展。四川省营山县大庙乡简介 地处营山县腹心地带,地属丘陵,最高海拔630米。幅员面积34.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70亩。全乡辖12个村,117个社,4523户,15631人。发展 大庙是典型的农业乡,也是省定贫困乡。近年来,大庙乡党委、政府为了改变该乡的落后面貌,大力推进以兴修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着重解决人畜用水和生产用水,组织发动群众新建山平塘11口、石河堰4处、水池1100口,打手压机井1300口,全乡生产用水和人畜用水困难已基本解决。教育 该乡党委、政委抓住浙江省兰溪市对口帮扶的大好机遇,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扶贫先扶智,把科教兴乡列为当务之急,共投资174.2万元,新修教室15间1200平方米,教工宿舍2000平方米,厨房100平方米,厕所80平方米,综合运动场1个5000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教学环境和条件,为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城建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该乡党政还大力抓好集镇建设,对场镇进行了重新规划,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到场镇建房落户,经商办企业。现在,一华里多长的集贸新街已经形成;街面硬化,街道两面一幢一幢的大楼拔地而起,集市十分活跃。全乡建起了酒厂、糖果厂、预制板厂、猪鬃厂,个体经营户已达346户,乡村企业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1]行政 大庙乡下村:南岳村白衣村古楼村锣鼓村花冠村木家村东沟村鸡山村锅厂村白庙村断垭村门石村祠堂村人口 大庙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