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学宫:
历史沿革 民国24年(1935年)重修后,曾举行过一次“祭孔”活动。1939年后 ,会城沦陷,学宫建筑遭日寇严重破坏,仅存化龙桥、棂星门、石牌坊、泮月池和大成殿。大成殿是学宫的正殿,面宽5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顶、下檐斗拱为外转六铺作单抄双下昂计心造,与故宫太和殿相仿。四周通廊置24根檐柱,内为12根金柱,正脊为“咸丰辛酉如壁店造”的花脊,上塑有双龙拥珠,中间为葫芦宝刹,重檐四角还挂有陶钟。
孔庙是用来祭祀孔子的,但加封“学宫”之后,它更是文人学子搏取功名的先进之门。 由于科举制度的建立,学宫历来是生员统考入仕的考场。新会博物馆 设在新会学宫内,成立于1958年9月。成立前后,通过民间征集、群众捐献、考古发掘、上级调拨、市场购买,不断充实馆藏。现有上自远古,下迄近现代各类藏品5000余件。特点 这些文 物藏品,有如下三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