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
地理位置 皇城村,坐落在阳城县北留镇北4公里处樊山脚下,与国家“九五”重点工程项目、亚洲最大的坑口火力发电厂阳城国际电力公司对望相邻。皇城村居住着234户,680余口人家,耕种着480亩土地,全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地下有丰富的、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地上有清代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故里“皇城相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创办了煤炭开采,轻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多种产业。皇城相府2001年被山西省政府确定为新十大旅游景点之一。目前,皇城相府每日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皇城相府分内外城建筑。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于明崇祯壬午年(1642年)年建,外城为陈廷敬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所建,城门正中石匾刻“中道庄”三字。该村在明清里甲制时代,一直属于郭峪里。民国年间及解放后致1960年,该村属郭峪乡或郭峪管理区。1961年成为独立大队,1984年成为行政村。上世纪80年代地名普查时称黄城村,但该村印章打破禁区刻为“皇城”村。[1]历史回顾 皇城村是清康熙朝陈廷敬的故里陈廷敬故里。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官至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佩文韵府》等大型典籍的总阅官,辅佐清王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杰出的政治家,语言文字学家、诗人、编辑家、理学家、书法家、音乐家杰出的政治家。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五岁诵诗词,9岁赋《牡丹》 ,20岁中进士,入翰林。他仕途奇特,翰海风流,一生28次升迁,参知国家机要凡40余年,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两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任经筵讲官凡35年。他博学明哲,文学典重,“其吐辞可上追燕许”,“非积字累句之初学所能窥” ,以致于康熙皇帝誉之为“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他知人善任,襟怀磊落,以文学荐汪琬、王士祯入翰林,以清正荐陆陇其、邵嗣尧为御史。他为政清简,棘棘不同,言论敷奏,力戒烦碎;参劾墨吏,外台肃然;受理钱法,钱法一清;改革则例,民沾实惠。他总裁典籍,功勋巨大,先后担任过《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大清一流志》、《三朝圣训》、《三朝国史》、《大清律例》、《大清会典》、《平定三逆方略》、《平定朔漠方略》、《政治典训》、《明史》、《鉴古辑览》、《古文渊鉴》等典籍的编修及总裁。他著述繁多,巨制鸿篇,流传于世的有《午亭文编》五十卷,《午亭山人》三卷,《午亭归去集》二卷,此外还有《述古训》、《历代诗藏》、《午亭笔话》、《孝经刊误述释》等。他的老病令康熙皇帝叠遣进臣存问,他的身后令康熙皇帝钦命亲王临奠,特赐 器帑金,遣官护丧归葬,以致于一作挽诗,三制祭文,“去岁伤元辅,连年痛大羹”。文化底蕴 明清两代,皇城陈氏科甲鼎盛,冠盖如林,是中国北方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弘治)到清高宗(乾隆)260年间,非但诞生了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和诗人陈廷敬,而且孕育出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9位进士,6位翰林的七世官宦文明,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词林”的美誉。当是时,皇城陈氏为官之人遍布全国除大西北外的各个地区,有诗文传世者达33人,他们在为官之地积极育人,劝农养桑,为推动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更有甚者。皇城陈氏还是明清两代富甲一方的巨商财团,其经营门类由煤炭、冶铁发展至药材、丝绸、编织、茶叶、航运、酿造、玉石、瓷器等,其经营触角延伸到全国80%的省份80%的大中型城市、东南亚3个国家。盛极明清两代的皇城陈氏,为皇城村留下占地6万平方米的“双城古堡”古建筑群、1.6万平方米的“紫芸阡”古墓碑群和1.1万平方米的大型花园“止园”。建筑遗迹皇城相府 “双城古堡”即现在所说的皇城相府,位于村南,分为内城和外城,建筑高峰期始于明宣德四年,迄于清康熙53年,几乎与皇城陈氏家族的兴衰共始终。内城为明清两代陈氏家族的故居。其建筑呈长方形,依山就势而筑,东高西低,巍峨壮观,东西相距71.5米,南北相距161.75米,设五门,西墙二门常开, 其余为建筑运料通道,完工后填实封固。墙头遍设垛口,重要部位筑堡楼,并在东北、东南角至高点建文昌阁和春秋阁,以求神灵经纬护佑。城墙内四周遍设藏兵洞,计有130余间,为战时家丁垛夫藏身休憩之用。内城北部建一高大堡楼,名曰“河山楼”,长三丈四尺,宽二丈四尺,高十丈。楼分七层,层间有墙内梯道或木梯相通,层底深入地下,备有水井、磨坊等生活设施,是战时族人避敌藏身之处。内城建筑分祠庙、民居和官宦底邸三类,风格迥异,祠庙建筑有陈氏宗祠,民居有世德居、树德居和麒麟院,官宦私有容山公府和御史府等。外城为陈廷敬的私邸。其建筑紧依内城城西而建,基本呈正方形,比内城略短,东西宽106米,南北长100米,城头设有垛口和敌楼,有四门,西门常开,其余锁闭。城内主要建筑为陈廷敬府第———大学士第,配套建筑有书房、花园、小姐院及管家院。相府大门外有一大一小两座功德牌坊,城门外建有一座御书楼,上置康熙帝赐给陈廷敬御书“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石刻。陈廷敬墓地 “紫云阡”即陈廷敬墓地,位于皇城村北约500米处的静坪山坳,主要建筑有石牌坊、御书挽诗碑亭、十通高大的神道碑、四对石像生和陈廷敬墓等。止园 “止园”为旧时陈家子弟读书之处,位于城南,主要建筑有止园书堂、清立堂、悟因楼、快哉亭、魁星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