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河镇:
概况 文安县大柳河镇位于文安县东北部,文胜公路贯穿全境,下辖35个行政村,面积110平方公里,人口3.6万人,人均收入3350元,耕地7.2万亩。人杰地灵的宝地造就了大柳河人勤劳,朴实的性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深入人心,大柳河镇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大柳河镇,农业方面,随着农业投入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粮食年年丰收,基本形成了以大豆、小麦为主的育种基地;以速成杨为主的林业基地和以养鸡为主的畜牧业基地,使大柳河镇农业逐步走向“精品农业,经济农业”的混合产业。工业方面镇党委政府确定了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强化服务的方针,并具体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大柳河镇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已形成了胶合板制造业、塑料、五金三大主导行业,且三大主导行业逐步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截止到现在,大柳河镇已有各类乡镇企业883家,其中合资企业2家,2000年产值达8.5亿元,出口创汇75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073万元。大柳河镇上下政通人和、秩序井然,民心思稳,民心思富。世纪之初,大柳河镇将认真地把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贯彻到实际行动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大柳河人愿与各界朋友携手为大柳河的明天而共同努力。位置交通:文安县大柳河镇地处环京津环渤海腹地,被京津保三大城市环抱其间,北距北京120公里,东邻天津80公里,西距保定90公里,两小时可进京,一小时可下卫,京九铁路穿越县境27公里,设文安、新镇两站;国家及省级3条公路干线纵贯全境,乡乡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行政划分
大柳河镇(DaliuheZhen)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3.5千米。面积110羊养殖平方千米,人口3.13万人(2002年)。辖3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大柳河村。文胜公路过境。1958年设大柳河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建镇。1997年,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3.3万,辖刘小泗、常久村、高村、孟村、西张村、吴石槽、西柳河、大柳河、富各庄、靳各庄、文庄、小堡里、辛各庄、西缴、褚村、东缴、牛各庄、南各庄、李庄、潘平、琉庄、北张村、西码头、南庄、王小泅、相村、唐头、郑小泅、北官、苗村、线庄、南官、马村、王村、桃元35个行政村。代码 代码 131026103:~201西柳河村 ~202大柳河村 ~203富各庄村 ~20大柳河镇4靳各庄村 ~205东王村 ~206文二庄村 ~207小堡里村 ~208辛各庄村 ~209西缴村 ~210东缴村 ~211南各庄村 ~212牛各庄村 ~213褚村 ~214李庄村 ~215潘平村 ~216南官村 ~217北官村 ~218桃园村 ~219相村 ~220北张村 ~221琉庄村 ~222唐头村 ~223西码头村 ~224南庄村 ~225线庄村 ~226吴石槽村 ~227马石槽村 ~228西张村 ~229孟村 ~230苗村 ~231高村 ~232常久村 ~233刘小泗村 ~234郑小泗村 ~235王小泗村 ~498李庄农场 ~598界围农场沿革 1958年设大柳河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建镇。1997年,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辖刘小泗、常久村、高村、孟村、西张村、吴石槽、西柳河、大柳河、富各庄、靳各庄、文庄、小堡里、辛各庄、西缴、褚村、东缴、牛各庄、南各庄、李庄、潘平、琉庄、北张村、西码头、南庄、王小泅、相村、唐头、郑小泅、北官、苗村、线庄、南官、马村、王村、桃元35个行政村。经济 2003年,全镇总人口33705人,工农业经济总收入13亿元,农业总产值8900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3.46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35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300元,较上年增长5%。农业 【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棉花种植规模大幅度增加。2003年,全镇地膜棉花种植面积达到39000亩,较上年增加近3倍,占全镇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虽然遭受前所未有的雹灾,但通过积极开展灾后自救,棉花依然获得较好收成,全镇棉花收入突破4000万元。同时带动了棉花加工企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格局。植树造林实现新突破。通过创新机制,典型带动,市场化运作,春季植树面积达9400亩,退耕还林达5000亩,超额完成县下达的指标任务,全镇森林覆盖率达35%。植树造林工作得到国家林业总局的充分肯定,2003年9月初全国林业现场会在大柳河镇召开,唐头村被列入“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生态示范村建设项目”。养殖业增势强劲。形成养殖小区两个,发展养殖户400多家。牛存栏1500头,羊存栏1.5万只,鸡存栏7.5万只。畜牧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工程,共投资314万元,打井80眼,架设低压线路20公里,促进了农民增收,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种植区域化,灌溉节水化,品种优良化”的“四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