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阳镇:
行政辖区 双桥村[1]金河村刘垅村龙桥村和漾村白果村公路村城北村双严村共义村城西村巢湖村辖区代码 [2006年代码]341424100:~001龙潭社区 ~002华阳社区 ~003朝阳社区 ~004镇淮社区 ~005大桥社区 ~006横江社区 ~007共义社区 ~008金河社区 ~200大荣村 ~201白果村 ~202城北村 ~203双严村 ~204城西村 ~205五星村 ~206胜利村 ~207东河村 ~208沈家山村 ~209万寿村 ~210太平村 ~211黄墩村 ~212兴圩村 ~213清佛村 ~214戚镇村 ~215望江村 ~216龙华村[2]历史沿革 公元前204年始建亚父城,民国时期为宣桂镇。1949年置历阳区(镇),1958年改公社,1965年改镇。1997年,面积61.3平方千米,人口6.9万,辖横江、新民、新市、镇淮、华阳、朝阳、大桥、北门8个居委会和十里、白果、北漾、化圩、大黄洲、双严、公路、共义、城北、和明、龙桥、刘垄、金河、城西、巢湖、得胜、蔬菜7个村委会。2004年,将西埠镇的千坝、胜利、龙塔、五星和城南乡的新河、天河、城东7个村委会并入历阳镇。调整后历阳镇辖金河、华阳、朝阳、镇淮、大桥、龙潭、新城、横江8个居委会和白果、和漾、双桥、双严、公路、共义、城北、龙桥、刘垅、金河、城西、巢湖、千坝、胜利、龙塔、五星、新河、天河、城东19个村委会,面积96平方千米。2005年,将原城南乡整建制并入历阳镇。调整后历阳镇辖9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3]名胜古迹 历阳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2000多年前范增所建的“亚父城”遗址,春秋时期伍子胥渡江的“渔邱渡”和“浣沙祠”,三国时期孙权为其母做寿而建的万寿塔,唐代刘禹锡的居所“陋室”及其千古名篇“陋室铭”,唐代诗人张籍读书的“桃花坞”,宋代建造、朱元璋登临议军赋诗的“镇淮楼”,明代建造的“文昌塔”、“和阳桥”以及民国初年建造的“喜雨亭”。产业结构 历阳镇是2005年底由原历阳镇和全国大棚蔬菜生产发源地——城南乡合并而形成,实现了工农业等多方位的优势互补,综合实力和优势显著增强。工业发展初具规模,境内有省级经济开发区一个,民营工业集中区一个,构筑起以机械、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农业生产特色明显,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先进示范基地,盛产各种蔬菜瓜果,2005年种植面积达13.6万亩,产量24万吨。[4]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5]
总人口76759 男39651 女37108 家庭户户数22648 家庭户总人口(总)73065 家庭户男37499 家庭户女35566 0-14岁(总)167330-14岁男93520-14岁女738115-64岁(总)5365915-64岁男2739415-64岁女2626565岁及以上(总)636765岁及以上男290565岁及以上女346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67989#bk-album-collection-box-841527{width:687px; height:228px; border:1px solid #C6E1F5; border-top:2px solid #268BD7; margin-bottom:30px; overflow:h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