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水镇:
行政区划 须水镇辖须水、孙庄、铁炉、天王寺、小李庄、丁庄、付庄、三十里铺、庙王、白寨、马庄、三王庄、桐树王、址刘、刁沟、大李、常庄、西岗、赵坡、柿园、二砂、赵仙垌22个行政村。历史沿革 1953年建须水区,1956年改乡,1963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4年设镇。1997年,面积58.7平方千米,人口5.2万,辖须水、三十铺、二砂、庙王、白寨、马庄、桐树王、三王庄、址刘、刁沟、常庄、大李、孙庄、赵坡、柿园、西岗、铁炉、丁庄、天王寺、小李庄、付庄21个行政村。
须水镇历史悠久,原名濉水,汉初更名须水,唐初置须水县,宋、元、明、清、民国时期均为荥阳县东部重镇,是荥阳与郑州之间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交通位置 须水地处郑州城区扩展区,区位优势显著,交通快捷便利。陇海铁路穿境而过,景观大道郑上路、中原西路横穿全镇东西,郑州西三环、西四环、西南绕城高速纵贯镇区南北,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快速交通网络。优越的区位优势,快捷的交通条件,为须水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郑州市拉大城市框架的重大举措,为须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经济概况取得成绩 须水镇历届党委、政府始终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壮大特色产业,拓展新兴产业,推动了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谱写了全镇经济灿烂的篇章。1994年,须水在郑州市第一个撤乡设镇;1996年,须水镇进入郑州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1997被命名为“郑州市综合改革发展试点镇”、“小康镇”;1998年成为“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被命名为“河南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镇”,“河南省科普示范镇”;2002年成为“河南省重点示范镇”,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省第12位;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7亿元,同比增长1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亿元,同比增长44%,财政收入完成2409万元,同比增长3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603元,同比增长9.1%,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工业强镇 须水镇历届政府以争创河南强镇、名镇为目标,积极推进工业强镇战略,经过近20年的发展,须水镇逐步形成了磨料磨具、钢木家具及童车制造、机械制造、建筑建材、橡塑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工业企业呈现出生机盎然,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中磨料磨具产业拥有企业300多家,产值4.5亿元,利润2700万元,产品辐射全国20多个省;钢木家具及童车制造企业200多家,产值3亿元,利润2000万元,占领了邻近省区的80%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