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镇:
简介 大冶镇隶属登封市,地处嵩山东麓,位于郑州市西南64公里,登封市东南25公里处,全镇辖冶南村、大冶镇冶东村、冶西村、火石岭村、松华村、老井村、沙沟村、雅山村、南五里庙村、桥板河村、塔湾村、周山村、弋湾村、吴庄村、陈家沟村、粉坊门村、沁水村、王家庄村、石岭头村、新兴沟村、炮坊沟村、东施村、西施村、大路北村、川口村、温沟村、朝阳沟村、后柿杭村、前柿杭村、东庄头村、西刘碑村、东刘碑村、新村、垌头村34个行政村,341个村民组,总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7.8万人。乡镇企业达到3420个。98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3150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261000万元,为登封市经济发展的龙头镇。92年被省民政厅命名为“乡镇之星”。93年被国务院授予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94年被省政府授予发展经济先进乡镇,95年被省体改委等11个部门定为河南省五十个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之一,95、96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发展经济强镇、三星级镇、四星级镇。大冶风景 悠久的历史,秀丽的山川,赋予了大冶镇灿若群星的自然及人文景观。东有唐代诗人隐居的“香山庙”,南有闻名与世的中原胜景,素称“天下小桂林”的石淙会饮,西有名扬全国的“朝阳沟”,北有西施美女浣沙的“紫罗池”。矿产资源 据初步勘探,大冶镇境内蕴藏有14种矿产,其中煤炭储量3.2亿吨,铝矾土1.1亿吨,石灰石1.6亿吨,白矸石2.2亿吨,蓝矸石6500万吨,铁矿石、磷矿石及稀有金属镓等也有可观的储量。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大冶镇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形成了向阳煤矿、王楼煤矿、二耐公司、大冶镇嵩山磨料厂等一批龙头企业,其中二耐总厂的低蠕变莫来石、活性镁铝尖晶石等产品,获部、省优奖,有些填补了国内空白。近几年来,该镇按照"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收入"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依托多年发展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建立了以电力、磨料磨具、耐材为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引导鼓励煤炭企业调整经营方向,推动了全镇经济结构的调整,目前该镇已发展企业500多家。2003年,全镇新上1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总投资2.5亿元。狠抓小城镇建设,投资2200余万元,拆迁改造旧市场,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拆除旧建筑6000平方米,新建楼房22栋,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镇区面貌焕然一新。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32万元建成了可解决5万人吃水问题的大冶镇自来水厂;扩修并硬化公路16公里,铺油18万平方米,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3亿元,同比增长23%;乡镇企业入库税金完成5285万元,同比增长43%;财政收入完成2270万元,同比增长48%。
目前,大冶镇提出了"三年迈大步,五年上台阶,八年全面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2004年,该镇将坚持一二三产业一齐上,政府、社会多元化投资,城镇建设计划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镇区面积,完善服务功能,引导群众向镇区集聚,拉动镇区商业服务业发展。工业化方面,计划以向阳公司2×15.5万千瓦电厂、90万吨粉煤灰水泥厂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新上项目建设,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计划新上2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总投资14.6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乡镇优势 丰富的矿产资源给大冶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加大冶镇快发展,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适合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把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兴办工矿企业作为大冶镇人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的突破。2008年,先后已有24个行政村达到了小康标准。然而,依靠资源富起来的大冶人民也深知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已把投资的目标转向资源深加工、高、精、尖等项目上去。2008年,已逐步形成以煤炭、建材、耐材、冶金、机械、加工为龙头的门类较为齐全的乡镇工业体系,并相继形成了11个集体公司。其中,大冶镇的第二耐火材料总厂先后研制新产品20多项,其中4项填补国家空白。向阳实业总公司滚动发展,实施煤变电战略,新建坑口电厂一座,计划投资1亿元,即将投入运行。 “经济要发展,交通、通讯是先行”。2008年,党委、政府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投放巨额资金,先后建造了影剧院、俱乐部、溶食宿、娱乐于一体的宏达宾馆、敬老疗养院、电视差转台、有线电视台等基础设施。开通了4500门程控电话,1200门移动电话,传真业务、无线寻呼也相继走入了寻常百姓的家中;境内大小铁路两条,与国铁接轨;四通八达的公路村村相连。镇政府94年又投资3160万元,用于境内的槐下公路扩宽工程,在登封修路只上创出了奇迹。95、96两年又修村级柏油公路30公里,投资2亿元的镇区建设,按照武汉设计院的设计,已进入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