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江桥:
一、地形地貌
弋江桥街道位于马塘区东南角,北临青弋江南岸,南括汽车发动机厂,东至芜湖钢铁厂,西结日新化工厂,面积约3平方公里据统计,全街道现有市民26260人,其中常住8755户,计25461人,流动人口779人。自古以来,该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地势低洼、水灾不断的地带。据1911年芜湖县志图载所示(该地图现珍藏于市档案馆内),只标有西街,长约500米,宽3米,处东串西为东西走向;南街南关街实际上是一条直街,长约600米,宽3米,处南串北为南北走向;鹅石街长约300米,宽3米,处串北为南北走向。号称其街,其实名不符实。以鹅石街为例,只是十几户菜农沿一条鹅石小道两边搭盖起来的低矮稻草屋,人们以农为业,以菜为生。现在的利民路、芜石路、弋江路及其他的各种巷道,解放前原来都是菜园覆盖,池塘沟渠密布,每逢每年6、7月份,不是破圩就是内涝成灾。人们终日生活在忧愁苦难之中。直至1949年解放初期,既无一家工厂又无一处医院和学校,当时只有西街、南街南关街几户私人开办了几处米行,由于米业生意稍有点名气,流行了一句名言:“三恽二黄一胡酒”,即三家恽姓米行,二家黄姓米店,一家胡姓米厂。解放后1953年芜湖县委县政府根据该地特点,在西街南侧将县粮食局落户其中,继而又在西街紧靠青弋江边开办了一个县第一碾米厂和粮站。这样,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代替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