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寺镇:
镇情简介 邙山石寺镇县城14千米,总面积68.8平方千米。全镇辖18个行政村,27410人,是河南省政府确定的改革发展综合试点镇。石寺镇风景秀丽,是新安万山湖旅游区的西岸码头,有闻名全国的奇石山庄、冶铁遗址和9处古钧瓷遗址。石寺镇是洛阳市唯一一家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并于2007年荣获“国家卫生镇”。自然地理 石寺镇矿产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的有煤、铝、铁矿石、石灰石等十余种,其中原煤储量4.2亿吨、耐火粘土1亿吨、铝矿石7000万吨。交通运输 新峪公路、庙石公路、石曹公路构成交通干线,矿区铁路直通陇海线,是新安县北部的交通枢纽。全镇村村通柏油路。有线、无线通讯网络四通八达、实现了国内外直拨。境内一座110千万伏的变电站和两座35千伏的供电所,全部实行双回路供电,为石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经济状况产值收入 2007年石寺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 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亿元,税收入库完成3666万元,财政收入达到19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0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新安县第一,洛阳市乡镇综合经济实力前十强。产业结构 石寺镇是新安县的资源大镇和经济重镇,有各类企业3000多个,3个高新技术企业。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在粮食“一优双高”的基础上,建成了万亩苹果基地、大棚蔬菜基地和鸡、猪、牛养殖基地,产品远销上海、广东、广西等地。[1]招商引资 磨窝村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该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积极培植财源企业。通过招商引资,镇域四个整合煤矿均由外地客商承包,共投入资金1.5亿进行技改,预计2008年底可达到验收标准;整合腾飞陶粒、世博陶粒、中昌陶粒和世林陶粒,建设陶粒砂产业集群。这四个企业全部达产后,可形成年产11万吨陶粒砂规模,使之成为国内较大的陶粒砂生产基地,从而发挥产业集聚和骨干财源的作用;在响应环保政策,拆除铝矾土炉窑的基础上,积极立项,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不定型耐火材料企业3个;渠里村引资500余万元兴建的细木板厂,现已投产;引资600万启动蔬菜加工项目,将带动沿川l的村发展蔬菜种植,实现产业富民。同时,依据新安县旅游发展战略,结合石寺旅游区位优势,引资3000万元建设旅游商品营销及大型超市项目;投资1700万元,开发下灯村商业街项目,完善“奇石山庄”服务功能。以上几个项目建成后,可安排剩余劳动力2500余名。同时,镇里按照“因地制宜,规模发展”的原则,在岭上各村发展烟叶、朝天椒、旱地大葱种植,在川区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和规模养殖。岭、川之间,既各具特色,又优势互补,有力推动了全镇农业产业化进程。行政区划 石寺镇辖石寺、磨五、李、芦家沟、蒿子沟、西沟、孟庄、谷堆、高庄、林岭、窑院、上灯、下灯、渠里、贾沟、西沙、北岭、胡岭、轸河新村等19个行政村。[2]村庄简介石寺村 石寺村石寺村位于新安县北部的邙山北麓、畛河之滨、距县城15公里,是通往青要山、黛眉山等著名景区和北部四乡镇的交通枢纽,也是石寺政策、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心。全村辖25个村民组,1380户,5360口人,耕地面积980亩。地下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铝、磺、铁矿及石灰石等。交通便利,铁路专运线和新峪路、曹石路、庙石路穿村而过。[3]芦家沟村 芦家沟村位于石寺镇东北部,辖四个村民组,166户,616口人,耕地面积819亩。土地贫瘠,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较差。[4]李村 李村位于石寺镇政府3.5公里处,辖9个村民组,1400口人,是镇的移民村之一。[5]上孤灯村 上孤灯村黄河神龙上孤灯村全村现有374户,1526口人,9个村民小组。位于新安县石寺镇西5公里的云蒙山下,畛河之滨,距新安县城15公里,古称45里马陵川的咽喉要地,相传为战国时齐魏“马陵之战”古战场,因孙膑设计以“孤灯”为信号射杀庞涓,遂以此为村名。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农民剩余劳动力充足等有利条件,加强招商引资,大务发展村办企业和民营经济,现有集体企业7个,私营企业6个,年创产值6000万元,利税近千万元。全村人均实现产值4万元,人均纯收入5656元,村民个人拥有小轿车达15辆以上,农用车40余辆,多个企业的正常运转,不但为村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带动了运输、装卸、修理、商饮业的互动发展,解决了广大村民的就业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畛河新村随着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改善村民的生存、生活条件,村双委先后投资35万元,建成村南畛河沿岸530米拦河大坝,保证了全村汛期安全,投资450万元建成村办公大楼和“龙腾宾馆”,改善了办公和接待条件,投资120万元修建了村大门和主街道“创业路”;投资20万元对全村闭路电视系统进行改造,并免收视听维护费;投资45万元对村办学校进行改造,开办“上孤灯村艺术幼儿园”;投资180万元对老街进行改造,修建“建设路”与“创业路”贯通工程,兴建现代化的商业一条街,投资800万元,兴建农村安居工程——凤翔小区;投资35万元,建设村文化活动中心,组建了门球队、腰鼓队和“黄河神龙艺术团”,门球队在多次大赛中获奖,2004年4月代表新安县在新郑市举办的有6省72支代表队参加的全国性大赛中夺冠;2005年11月云南昆明举办的全国老年财经盛杯门球精英赛中荣获第六名,“黄河神龙艺术团”更是一支屡获殊荣的舞龙队;1999年12月代表河南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国安杯”中华舞龙大赛中,获金奖;同期赴长城参加了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龙舞大中国”节目表演及天安门广场“迎澳门回归”联谊演出,使“黄河神龙”威震京城,名扬全国。辖区代码 410323101:~200石寺村 ~201磨五村 ~203李村 ~204芦家沟村 ~205蒿子沟村 ~206西沟村 ~207孟庄村 ~208谷堆村 ~209高庄村 ~210林岭村 ~211窑院村 ~212上灯村 ~213下灯村 ~214渠里村 ~215贾沟村 ~216西沙村 ~217北岭村 ~218胡岭村 ~219轸河新村 ~400长城铝业公司洛阳铝矿居委会 ~401义煤集团新安煤矿居委会[2]历史沿革 1956年设石寺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5年建镇。1997年,面积68.8平方千米,人口4.2万,辖石寺、西沙、李村、小村、寺村、磨五、蒿子沟、芦家沟、胡岭、孟庄、高庄、谷堆、林岭、北岭、贾沟、西沟、渠里、窑院、上灯、下灯2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基础建设 李村石寺镇风景秀丽,是新安万山湖旅游区的西岸码头,有闻名全国的奇石山庄、冶铁遗址和9处古钧瓷遗址。全镇各项公共设施齐全,共有小学25所、初中2所、高中l所,全部通过了国家“两基”验收。镇中心卫生院和农民保健医院有主治医师以上医生20多名,为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提供了可靠保障。小城镇建设完成拆迁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98万平方米,贯通硬化了新老区500米长、30米宽的龙山大道,新建和整修了绿化带l50个,绿化面积1500平方米,镇区面积由原来的0.76平方公里增加到1.56平方公里,“两纵五横"的城镇格局已初具规模,成为新安北部投资兴业的一个热点。[1]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