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镇:
镇情简介 本镇座落于淮河中游南岸,背靠流传有“一人得道、鸡犬寿春镇升天”历史传说的八公山,东隔淝水之战古战场与煤城淮南相邻。S203线、S301线和合阜路三条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本镇曾为楚国故都,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保存完好的宋代古城墙,华东地区最大的伊斯兰清真寺,佛教报恩寺,楚文化博物馆,八公山帝母宫、黉学等,古建筑群19处,还有楚王、淮南王等古墓葬,寿春城等古城遗址。其中,古城墙、寿春城遗址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寿春镇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新建的寿春楚文化博物馆藏量相当于全省其他县级藏量的总和,属国家一级文化160多件,三级以上文物达6000余件,其中不乏楚大鼎、鄂君启金节、郢爰、越王剑、金棺、银棺等稀世珍品,郭沫若、商承祚等专家对这里的文物都有专释、专著。经济发展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富民强镇”为主题,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寿春镇文明诸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个私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食品、纺织、铸造、建筑建材、瓜籽炒货、服装加工、农副产品生产批发等一批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其中廷龙瓜籽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并荣获省级品牌称号,大救驾、寿州粉皮等特产以其独特的风味畅销全国。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镇党委、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专门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组,为前来投资的外商提供全程服务,提供优惠的用地、税收条件,代办一切手续。寿春镇党委书记张来宾、镇长洪祖荣代表全镇人民真诚欢迎各地客商前来洽谈合作,投资办厂。寿春名人革命家、文物收藏家孙大光 孙大光,初名世蔚,号四味,曾用名逊、叶兆南。生于民国6年孙大光(1917),寿县堰口镇人。16岁参加革命,戎马倥偬转战南北。建国后,曾任国家交通部部长、地质矿产部部长、中共第十四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孙大光博通文史,酷爱文物收藏,尤其名人名画。建国后,全家节衣缩食,精心购藏了一批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成为国内当代知名的文物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