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蒙:
简介 地面遍布村落,垦植程度很高,给发掘工作带来不少困难。文献记载 根据文献,历史学界早就知道商朝后期的国都北蒙这个地名,但具体地点不清楚。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小屯村掘出一批龟甲、牛骨,上面刻着奇形怪状的文字。1904年,孙冶让著成《栔文举例》,对这些文字作了考释,证明出土地点乃是千古之谜的殷墟北蒙。1928年以后多次发掘,共出土甲骨10余万片。据《甲骨文编》,这些甲骨共刻有单字4,500字左右,其中可认识的约1,700字。文字结构已由独体趋向合体,有了大批形声字,但多数文字的笔画和部位尚未定型,是我国最原始的古汉字。这些甲骨也算是中国最早的书籍,上面刻着卜辞和占卜记事,是商王朝占卜吉凶时用的。甲骨文是我国历史考古学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它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现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甲骨学。
如果说商朝是中国有文字相传的历史的开始,那么,夏朝便是中国有了私有制、有了国家的开始。夏朝所处年代,约为公元前2033年到前1562年。商汤灭夏架,定都毫(今河南商丘),称商朝。到公元前1339年,传10代18王,迁都五次。中兴贤主的盘庚为抑制奢侈,迁都北蒙,号称殷,本名仍是商,史称殷商。盘庚传纣凡8代12王,北蒙为都二百七十二年。纣王腐化至极,在奴隶的造反下,公元前1066年被周武王攻灭。接下去便是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