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冶镇:
历史 “水冶之所以得名,与珍珠泉和冶金业的发展不无关系。”北魏时期,水冶被称为相州牵口冶,到后魏时期,当地才改名为水冶。据史载,后魏时期,“由仆射高隆之监造,引水鼓炉,名水冶。”直到今天,水冶镇还有“铁炉沟”、“煤渣坡”等地名。后来,水冶镇逐渐成为历代重要的工业中心和商业中心。民间传说 珍珠泉还与历代名人有着不解之缘。珍珠泉由少白泉、马蹄泉、拔剑泉、狗刨泉(卧龙泉)、心字泉组成。其中,拔剑泉等3泉的名字来源和宋代名相韩琦有关。韩琦的老家就在现在的水冶镇向阳居委会。据民间传说,韩琦征伐西夏期间,途经水冶,他将剑从土里拔出后地上涌出泉水,该泉命名为拔剑泉,其宝马踏出马蹄泉。这一传说虽不足信,却使这一千年古泉变得富有文化韵味,令一代代游人玩味不已。珍珠泉还留下了许多古碑刻和诗句,如明代诗人曹应秋就咏道:“为饶名胜迹,偶尔到仙游。出地声如沸……”民国17年,冯玉祥将军出资5000大洋用于珍珠泉的维修和建设,并把珍珠泉命名为“平民公园”。后人为纪念他,修建了冯公亭。该亭因战乱被毁,而今只剩下一个基座。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沧桑珍珠泉,如今该泉还发挥着重要作用。1971年,珍珠泉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珍珠泉公园内种植着4棵上千年的古柏。其中两棵古柏树身合二为一,形成了著名的“柏门”。由于珍珠泉系上升泉群,泉内水珠如沸,在清澈见底的泉水中急剧上升,形成了“珠沼”的奇观。柏门和珠沼合称“柏门珠沼”。王用文告诉记者,“安阳八大景”中,现在只有“柏门珠沼”和“善应松涛”还存在,其他的都被历史的烟尘湮没了。
“柏门珠沼”的奇观曾经面临着消失的危险。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珍珠泉曾经3次断流。经历过千年沧桑的珍珠泉像个慈祥的母亲,再也无力承受儿女们无尽的索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