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庄镇:
一、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黄庄镇简介 黄庄镇位河南焦作市温县西北部,地处郑州、焦作、洛阳“中原金三角”腹地,距温县、沁阳两城区各10公里。东接林肇乡,南邻祥云镇,西与杨磊镇接壤,北与沁阳市毗邻。北部温沁公路斜穿而过,南部距新孟公路仅1公里之遥,温济铁路穿过镇域南部。全镇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整个镇域东西宽约6.3公里,南北长约9.5公里,总面积37.45平方公里。下辖22个行政村,111个村民小组。镇域地势平坦,西北略高于东南,海拔在110——112米之间,黄庄镇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3℃,年平均降水量552.4mm,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和西南风。所辖东虢村,据传说为古代虢国夫人住所。[1]行政辖区 黄庄镇辖黄庄、康庄、东留、西留、东虢、西虢、林、林李庄、南韩、白庄、东韩、西韩、东高肇、西高肇、北镇、珍珠、卫、西郭、东郭、郭李庄、买庄、耿庄、西林肇、牛林肇、前张庄、后张庄、阎杨门、卜杨门、余杨门、东林肇、常庄、东宋庄、西宋庄、徐吕、蒲被、姚庄、董杨门、郑杨门、訾杨门、任杨门、前崔庄、后崔庄、刁李庄、米庄、西王、东王里、西王里、南王里48个行政村,209个村民小组。[2]历史沿革 因镇政府驻址在黄庄,所以称黄庄镇政府。据传,明朝前称前东留;明初,黄信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改名黄岗。后因洪涝冲村,西搬小史庄,后改今名黄庄。1958年为黄庄公社。1962年从林肇公社析置黄庄公社。1983年称黄庄乡;1996年改为黄庄镇。1997年,面积37.45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辖黄庄、康庄、东留、西留、东虢、西虢、南韩、东韩、西韩、林村、林李庄、白庄、东高肇、西高峰、北镇、珍珠、东郭、西郭、卫村、郭李庄、买庄、耿庄22个行政村。2005年,撤销林肇乡并入黄庄镇,11月27日正式合并。[2]工业发展 该镇镇企业发展迅猛,截止至2009年拥有工业企业160多家,形成林村、镇北两个百亩亿元开发区和白庄、高肇、黄庄、韩村四个工贸小区。造纸、淀粉、食品加工、凉鞋、橡胶鞋五大支柱产业。黄庄镇已成为温县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凉鞋和橡胶鞋生产销售基地,从业人员达4900多人。[1]农业发展 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全镇属于沁河冲积倾斜平原,土层深厚,质地良好。地下水资源丰富,从北向南主要有荣涝河,蚰蜒河及其支流,基本均匀分布全镇各地。全镇耕地3.64万亩,人均1.41亩,主产小麦、玉米、油料、棉花、蔬菜、药材,早已是远近闻名的吨粮乡镇和“小麦亩产千斤镇”。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建立了百亩花卉示范园区和日光温室示范园区,辐射带动了全镇花卉、食用菌、特色养殖、林果、瓜菜发展。2000年以来,又因地质宜,利用种西瓜传统,大搞西瓜基地建设,成功举办了两届“西瓜展示会”,创出了西瓜品牌,增加了农民收入。制订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畜牧业,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千头养牛场和养羊场。在水利建设上,重点抓好引水补源工作。累积投资500余万元用于河通清淤和打井配套。每年投资5万元与广利局签订补水合同,年补水时间达4个月以上,补水面积达2万余亩。[1]文教卫生 文、教、卫生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科教兴镇”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增强了师资力量。投资230万元对校舍进行了维修,改造危房102间;初中教师25%取得大专以上文凭,小学教师85%取得专科以上文凭。加大了对医疗卫生设施的投入,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2%,全镇文、教、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通了48个村的接收站点,在前崔庄、东留村开设了宽幂投影仪,作为远程教育的示范点。[3]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