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村镇:
河南省长葛市董村镇行政区划 辖董村、盆刘村、柳庄村、司马村、小黄庄村、殿后刘村、坡王村、高庄村、新王庄村、十里铺村、吴岗村、庞岗村、大鲁村、吴庄村、张湾村、白务村、马庄村、赵白庄村、李河口村、龙卧坡村、大李庄村、屈庄村、岗孙村、纸坊村、口王村、大墙王村、竹园董村27个行政村,187个村民组。代码 411082107:~201董村 ~202盆刘村 ~203柳庄村 ~204司马村 ~205小黄庄村 ~206殿后刘村 ~207坡王村 ~208高庄村 ~209新王庄村 ~210十里铺村 ~211吴岗村 ~212庞岗村 ~213大鲁村 ~214吴庄村 ~215张湾村 ~216白务村 ~217马庄村 ~218赵白庄村 ~219李河口村 ~220龙卧坡村 ~221大李庄村 ~222屈庄村 ~223岗孙村 ~224纸坊村 ~225口王村 ~226大墙王村 ~227竹园董村历史沿革 相传因汉孝子董永葬于此而得名。1958年建董村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4.7万,辖董村、盆刘、柳庄、司马、小黄庄、殿后刘、坡王、高庄、新王庄、十里铺、吴岗、庞岗、大鲁、吴庄、张湾、白务、马庄、赵白庄、李河口、龙卧坡、大李庄、屈庄、岗孙、纸坊、口王、大墙王、竹园董27个行政村(一说,辖1个居委会、26个行政村)。历史文化 河南省“中州名镇”。许(昌)开(封)公路纵贯境内。有郑庄公掘地见母处、颖考叔庙、卓君庙、三国魏名将张辽墓,千年乌桕树等古迹。经济状况 2006年,全镇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省、市党代会和市争先进位冲刺百强誓师大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争先进位冲刺百强的目标任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迎难而上,拼搏进取,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止2006年底,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2752万元,同比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2232万元,同比增长8%,第二产业完成48834万元,同比增长20%,第三产业完成21686万元,同比增长9%;财政收入完成878万元,同比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27元,同比增长17.7%;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3‰;民政、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明显进展。被许昌市政府表彰为“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单位”,被许昌市双拥工作领导组表彰为“四光荣活动先进乡镇”,被长葛市命名为“宣传思想工作暨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民政工作优秀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统战工作先进单位”“残疾人工作先进乡镇”。山西省忻州市董村镇 忻州市辖镇。1958年属先锋公社,1961年析置董村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区12.5公里。面积86.2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忻(州)宏(道)、忻(州)金(山铺)公路过境。辖董村、令归、南胡、太延、孙村、游邀、白家山、武家山、刘家山、定兴寨、肖家山11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高粱、玉米为主[1] 。
村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