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河南天气 > 南阳天气 > 卧龙区天气 > 蒲山镇天气
  • 白天
  • 5°C
  • 西南风
  • 夜间
  • -2°C
  • 西北风
  • 紫外线指数:易发,天冷易感冒,注意防范。
  • 感冒指数:冷,建议着棉衣加羊毛衫等冬季服装。
  • 穿衣指数:适宜,天气较好,适合擦洗汽车。
  • 更多生活指数>>
河南南阳卧龙区蒲山镇未来一周天气预报(仅供参考)
  •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
  • 5月2日 星期五白天高温 5°C西南风<3级夜间低温 -2°C西北风<3级
  • 5月3日 星期六白天高温 12°C西风<3级夜间低温 -3°C东北风<3级
  • 5月4日 星期日白天晴转阴高温 9°C西南风<3级夜间晴转阴低温 -2°C西南风<3级
  • 5月5日 星期一白天多云转雨夹雪高温 11°C南风<3级夜间多云转雨夹雪低温 -1°C南风<3级
  • 5月6日 星期二白天阴转多云高温 12°C东北风3-4级转<3级夜间阴转多云低温 -2°C东北风3-4级转<3级
  • 5月7日 星期三白天高温 5°C东风<3级夜间低温 -4°C西南风<3级
  • 5月8日 星期四白天晴转多云高温 7°C西南风<3级夜间晴转多云低温 -3°C西南风<3级
河南南阳卧龙区蒲山镇今天生活指数
  • 紫外线指数易发,天冷易感冒,注意防范。
  • 感冒指数冷,建议着棉衣加羊毛衫等冬季服装。
  • 穿衣指数适宜,天气较好,适合擦洗汽车。
  • 洗车指数最弱,辐射弱,涂擦SPF8-12防晒护肤品。
  • 运动指数少发,无明显降温,感冒机率较低。
  • 空气污染扩散指数较冷,建议着厚外套加毛衣等服装。
蒲山镇: 历史沿革  蒲山镇原名槐树湾公社,办公地点在今槐树湾街,1986年6月迁至蒲山脚下的姚亮村井洼,改名为蒲山乡。1997年改名为蒲山镇,沿用至今。行政区划  该镇下辖蒲山店、蒲山二村居委会、清泉(回民卧龙区蒲山镇村)、槐树湾、张营、黄山、大庄、马营、李才、黄渠河、姚亮、周湾、马寨、宋营、丁庄、田营、汪寨、刁沟、李湾、帅庄、靳岗、倪家洼、陈家岗、陈家庄、师杨庄、高庄、赵官庄、小赵庄、周后王、火星庙共30个行政村。人口民族  卧龙区蒲山镇该镇有187个自然村,294个村民组,21173户居民。境内除汉族外,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清泉、张营、蒲山店3个行政村,少数民族人口约1200人。自然环境  该镇政府驻地姚亮村地处浅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紫山山麓,东部为白河冲积平原,土壤多为红粘土,河流有梅溪河、泗水河、黄渠河、温凉河、白河,均为季节性河流。蒲山盛产大理石,为豫西南最大的建材基地,境内有蒲山,独山,丰山,紫山四座孤山。境内东南部黄山村内有黄山新时器时代文化遗址。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基础建设  蒲山镇交通便利,焦枝铁路、豫02公路贯穿南北,龙祥路自南向北在西部丘陵区,依次穿过丁庄、火星庙、赵官庄、高庄、师杨庄、倪家洼、陈家岗7个行政村。2005年动工的靳小(靳岗乡至小寨乡)公路路过清泉村。蒲山镇的小城镇建设按照工矿服务型的思路,1995年聘请河南省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专家,完成近、远期规划编制工作,并稳步实施。2001年完成市场街硬化。为改善镇区脏、乱、差面貌,2002年至2005年蒲山镇对中心镇区及豫02公路蒲山段进行了8次综合整治,累计投入人力18000余人次,车辆1500台次,清理垃圾、规范大理石市场及沿街门市的经营行为,拆除违章建筑300余间,拆除石灰窑8座,搬迁石子机40台。截止2005年完成市场街改造,豫02公路翻新,新建镇中教学楼、宿舍楼,完成了镇政府办公楼及新楼续建工程和镇财政所综合楼、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楼、文化中心综合楼,完成小商品市场、汽车配件市场、车辆服务中心、电信大楼、电业大楼建设、完成镇区农网改造,全面实现自来水。建成两纵三横五条街,建筑面积达4.4平方公里。镇区规划东起丰山,西至焦枝铁路,南起李彩村,北到田营村石雕市场,共6.5平方公里。蒲山电厂总投资14.3亿元,1996年筹建,1998年上半年运行发电。电厂建设同时,豫02线和电厂间3公里的电厂路已建成,2003年底电厂至赵官庄总投资45万元的电厂西路也贯通通车。经济发展概况  1990年前,蒲山是一个农业大乡,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矿山开发以小规模生产为主。进入90年代,在逐步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坚持以发展高效农业和绿色环保型农业的同时,卧龙区蒲山镇收割小麦围绕矿山开发,发展建材生产,2005年,全镇共有国有大中型水泥厂8家,钙粉加工、大理石加工、石灰、石子生产企业2000余家。2004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412万元,财政收入达76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5元。2004年,全镇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卧龙区15个乡镇办第一位。农业  农业生产主要是发展小麦、玉米、豆类、蔬菜、牧草、果树种植。1986年以来,小麦、玉米、豆类为主,先后推广了郑麦9023、豫麦18、内乡188等小麦品种,推广了鲁单981、中科4 号、农大108、豫玉26、豫玉32等玉米品种,推广了豫白22、早熟1号、豫豆19等绿豆品种,推广了国审冀668、国审豫21、新7-8、鄂抗5号、太B5号等棉花品种。2005年良种农作物面积达8万亩。1998-2004年,在西部丘陵区的赵官庄村以鲜桃种植为主,建设了占地2000亩的国家级节水灌溉项目,推广地面微喷技术,2002年冬至2003年冬,以柿子、黄柏种植为主在龙祥路沿线、紫山、独山北坡、白河滩涂实施了共计8600亩的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项目,植树总数超过130万株。2004年,采取大户承包的方式,培育黄山速生杨基地3000亩,以张营村、火星庙村、黄山村为主建成3000亩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为合理利用资源,在龙祥路沿线实施果草牧主体开发产业,种植牧草2600亩。配套饲养奶牛800头,肉牛育肥4500头,养羊14000只,养兔3000只,大牲畜年出栏8500头,年肉类产量在65万公斤,年鲜蛋产量达200万公斤。20世纪90年代以后,蒲山涌现出了蒲山种鸡场(2004年更名为豫宛禽业公司),姚亮良种猪场,杨庄鹿场等大型养殖企业。其中蒲山种鸡场的肉鸡、鲜蛋、鸡苗全国闻名。姚亮良种猪场成猪供应港、澳、台地区。杨庄鹿场以养殖梅花鹿为主,生产鹿血、鹿角等鹿产品,2005年又与美国托普公司达成共建协议,引资1200万美元扩建。由于养殖业的发展,涌现了高万国、姜克俊、曾照伟等养殖名人,在他们的带动下,至2004年,蒲山土生养殖品种已全部实现改良,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另外,2000年至2002年,蒲山镇投资800万元,修桥8座,蓄水池5个,打井20眼,高庄、赵官庄、丁庄、火星庙建成2000亩农林开发区,发展李、杏、甜柿为主的林果业。乡镇企业  1986-2005年,为开发建材基地,先后200多家乡镇企业,主要有空后水泥厂、蒲山矿山公司、恒达水泥厂,鸭灌水泥厂、伏牛山水泥股份公司、南阳市水泥厂、新野水泥厂、华锋水泥厂、滨河水泥厂以及南阳市磷肥厂、明东化工厂、电石厂、恒升空气分离厂、面粉厂、南卧龙区蒲山镇水泥厂阳冷库和2家大型水泥制管厂及矿山机械厂等,镇区有石灰窑40座,石子机60台,轻重钙粉生产企业56家。个体门店由1986年的603户增加到2005年的2100户,从业人员由1785人增加到8500人,吸引外地资金4000万元,新上企业4个。乡镇企业入库税金1998年600万元,1999年609万元、2000年610万元、2001年644万元、2002年696万元、2003年735万元、2004年809万元。项目建设  蒲山电厂建成后,特别是2004年以后,电厂路沿线至槐树湾村和蒲山矿区连成一片,成了蒲山经济新的隆起带,项目建设红红火火。在蒲山电厂东西两侧,先后引资兴建了三普建材、鑫港石化蒲山油库。在槐树湾村引进浙江资金兴建了槐树湾钢厂。在火星庙村兴建惠丰棉纺厂。围绕建材加工,在李才村引资兴建了盛宛建材公司和金鑫建材厂。盘活轧花厂原有资产,引资兴办恒源棉纺厂。同时,蒲山种鸡场引进台湾资金,利用技术优势,在宋营村泗水河北岸,征地3.3万平方米,兴建豫宛禽业公司。据不完全统计,蒲山镇20世纪90年代至2004年底,累计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5个,500万元至1000万元项目5个,100万元-500万元项目4个,100万元以下项目10个。社会事业  2004年全镇有中小学校33所,其中民办中学1所,民办小学2所,共276班,教师660人,在校学生10000余人,小学、中学入学率均达到100%。1986年-2004年,先后筹资1450万元,建成了30个行政村小学教学楼。1995年筹资130万元,建筑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镇一中教学楼1座。投资11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56亩,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的镇二中教学楼一座。期间,建成文化站1个,高标准文化大院15个,文明学校5个。镇中心卫生院设病床50张,有医务人员82人,有村级卫生室34个,全镇防疫率达90%。2004年镇有兽医站1个,兽医8人,兼职防疫员4人。1986-2004年,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2.9‰以下,计划生育率连年保持在94.8%以上。镇成人学校每年培训实用技术人员4600人次,培养农村各项专门技术人才660人,农业科技方面推广豫麦18、豫麦34、丹玉十三玉米等优良品种和奶牛、皮尔蒙特肉牛养殖品种。1986-2004年,蒲山镇先后被授予“省先进乡镇文化站”、“省级重点镇”、“省级先进党校”、“科技示范乡镇”、“市级文明集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历史文化  蒲山镇,古名蒲山寨或蒲山店,俗名蒲山街。东依蒲山,宛洛古道穿村而过。明属南阳卫蒲山屯,清同治元年(1862年)筑寨,并有集市。蒲山店向以雕刻著称于世,大约在秦汉以前,这里的人民就以石雕为业。   据清代《南阳县志》载:“蒲山在县北四十里,无草木,多美石,晶莹似玉”。蒲山柏佛寺盛产青、白两种石头,皆系石灰岩石,耐风化,有韧性,易雕刻。民谚说:“蒲山人,不做活,(指农业)雕的雕,磨的磨”。可见早年这里的手工业就相当发达。
蒲山镇天气新闻
蒲山镇周边地区天气预报
蒲山镇景点天气预报
精选问答
春节祝福语
蒲山镇生活信息
  • 蒲山镇邮编查询
  • 蒲山镇企业黄页
  • 蒲山镇邮编查询
  • 蒲山镇火车时刻表
  • 蒲山镇汽车时刻表
  • 蒲山镇公交查询
蒲山镇一周_10天_15天天气预报 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2010-2016 天气网(TianQiWang.org)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