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山庙乡:
陕西省宁陕县太山庙乡 太山庙乡位于宁陕县县城东部,距县城30公里,与汉滨区和镇安县接壤,辖6村28个组5503人,耕地7000亩,林地18万亩,总面积273平方公里。该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关铁路、长新路、月太路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太山庙乡经济收入以传统农业种植和农村多种经营收入为主,2003年全乡工农业产值24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1293元。传统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大豆、薯类为主。农村多种经营以板栗、花椒、核桃、药材为主,名优土特产有“手扒崖”花椒、秦党、核桃、星星腊肉等。乡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4%,植物资源共有1100余种,动物资源70多种;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81745千瓦,可开发量8992千瓦。境内己探明1个钼矿富矿体和4个雄黄矿体,钼金属储量874.80吨,雄黄矿体中砷金属储量4655吨,雄黄矿储量6747吨,铊金属储量3271吨,银金属储量250吨,大部分矿体具露采条件,矿石品位较高,可选性良好,且矿点附近办厂地形条件良好,交通便利,电力充足。太山庙、莲花寺及清初牌坊和戏楼等文物旅游资源丰富。陕南抗日第一军著名将领何振亚在这里留下的战斗和生活事迹更成为太山庙人民奋进的精神动力。河南省南召县太山庙乡行政区划 太山庙乡面积:133平方千米 人口:2.8万人 代码:4九里山11321303 位于南召县东南部。2006年,辖19个村委会:曹店村、罗沟村、兴隆村、横山村、包坪村、安庄村、九里山村、太山庙村、朱砂铺村、冯庄村、张沟村、一峰村、鲁新村、刘村、梁沟村、罗汉村、前湾村、下店村、毛庄村,(217个村民小组)。因乡政府机关地设在伏牛山主峰-太子山腹地,故名太山庙。1958年成立太山庙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乡。旅游资源 太山庙乡人文、自然景观丰富。有张三丰故里,九里山、太子山、韩信寨、古代冶铁遗址。随着这些旅游景点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有识之士纷纷瞄准这里投资开发。由台湾汉龙实业公司在该乡投资开发的综合娱乐场所-汉龙山庄、中日友好太增植物园和矗立在乡境东南的鸭河口火电厂连成一片,形成一道壮丽的景观,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半岛宾馆、双龙宾馆依7万亩鸭河碧波水面而建,“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旅游布局日趋完善。农业经济 太山庙乡经济收入以传统农业种植和农村多种经营收入为主,2003年太山庙乡工农业产值24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1293元。传统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大豆、薯类为主。农村多种经营以板栗、花椒、核桃、药材为主,名优土特产有“手扒崖”花椒、秦党、核桃、星星腊肉等。乡境太山庙乡特产内森林覆盖率达94%,植物资源共有1100余种,动物资源70多种;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81745千瓦,可开发量8992千瓦。境内己探明1个钼矿富矿体和4个雄黄矿体,钼金属储量874.80吨,雄黄矿体中砷金属储量4655吨,雄黄矿储量6747吨,铊金属储量3271吨,银金属储量250吨,大部分矿体具露采条件,矿石品位较高,可选性良好,且矿点附近办厂地形条件良好,交通便利,电力充足。太山庙、莲花寺及清初牌坊和戏楼等文物旅游资源丰富。陕南抗日第一军著名将领何振亚在这里留下的战斗和生活事迹更成为太山庙人民奋进的精神动力。经济发展 2004年以来,太山庙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以“强班子、稳大局、促发展”为整体工作思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团结和带领全乡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突出招商引资、非公有制经济、“三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等重点工作,经济社会呈现出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2005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14万元,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7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和既定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