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坪镇:
1、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桑坪镇简介 桑坪镇地处西峡县西北边陲,系三市(宛、洛、三门峡)三县(栾川、卢氏、西峡)结合部,豫331(老豫48)线公路横贯全境。地形以山地为主,镇政府所在地海拔580米,气候湿凉湿润,年均气温15℃,降水量8000mm左右。桑坪镇下辖石灰岭村、玉皇岈村、岭岗村、桑坪村、塘岈村、牛毛坪村、张庄村、仓坊村、北湾村、磨沟村、羊奶沟村、三湾村、黄沙村、珠宝沟村、包沟村、凉水泉村、东万沟村、白土墁村、西万沟村、横岭村等20个行政村,178个村民小组,2.2万余人,总面积38.7万亩,其中林地3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8.7%,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丰富,特产丰饶,农产品主要有山芋肉、香菇、木耳、天麻、板栗、核桃、猕猴桃、生漆、油桐、桔梗及无核柿等。矿产品资源主要有大理石、红柱石、花岗岩、海泡石、石灰石、金、铜、铁等。林木资源主要以栎树为主的落叶林。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香獐、草鹿、松鼠、野猪、果子狸及珍稀动物水獭、娃娃鱼等;旅游观光资源主要有悟空庙等。具体 桑坪集镇由岭岗工业区、北湾蔬菜区和桑坪中心商贸区三部分组成,总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3000人,现有东大街、北大街、南大街等5条街道,南环、北环两路已具雏形,街道全部硬化、绿化,排水 设施齐全。2、重庆市云阳县桑坪镇简介 桑坪镇系云阳县东北角的一个边贸农业大镇,东与奉节建龙乡为邻,西同团坝乡接壤,南和大阳乡连界,北同奉节桃树乡相连,全镇52.98平方公里,咸池水库所在地的梅溪河支流从镇内横穿而过,四条小河形成水域网络,四面群山拥抱,中间成为盆底——桑坪坝,桑坪镇也因此而得名。桑坪镇属高中山丘陵地区,南以无量山为屏,北依长龙山支脉为靠,南北高,东西低。最高处南星村磨盘寨海拔1374米,镇政府驻地桑坪坝海拔750米最低。四面环山,形成盆形。北面山脉呈一溜水斜坡式,起伏不大,形成四沟,南边无量山坡度高达60度。土壤以中性沙壤土为主。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小盆地气候,立体气候比较明显,全年气温较低,常年平均气温13.2℃,无霜期约290天,年日照时数1440小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雨1160毫米,气候温和,植被保护极好,森林覆盖率近45%,牧草地144.30公顷,森林1967.75公顷,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805.16公顷。楠竹面积5000多亩。野生日常动植物较多,水质清澈,空气清新,是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全镇农户数为5193户,现有人口18503 人,其中农业人口18088 人。有党支部12个,10个行政村,39个村民小组 ,均系汉族。随着近几年来的小集镇建设,农业人口逐渐转移,外出务工及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口达7000多人。详细介绍 桑坪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以种养业为主。现有耕地面积10283亩,其中水田6239 亩。旱地3440 亩,其中坡度25。以上耕地550 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马铃薯、红苕、小麦、油菜及其他多类蔬菜。特别是马铃薯,数量多,品质好,是低山乡镇更换种薯的好去处。经济作物有油菜、黄豆、绿豆、豌豆、胡豆、花生、蘑芋等。经济林木种类繁多,主要有板栗、核桃、柿子、梨、蜜猴桃和杜种、黄白、银花、天麻等中药材以及毛茶等。蔬菜有黄花、竹荪、海椒等几十个品种,特别以黄花和竹荪最为有名。副业以养羊、牛、猪、鸡、鸭、兔为主,桑坪山羊远销江、浙、鄂、渝等几大省市。养殖种植 境内有四大沟流汇成的穿不得流而过的梅溪河支流,有良好的水资源。建有小型水电站一座,沿溪河养鸭极多。有小型水库3座,山平塘、山湾塘223口,加上近几年来修建的人饮池,全镇基本实现自流灌溉。2003年,全镇粮食总产7602吨,亩产432千克。药材种植面积达700亩,产量235吨。经济作物面积达2850 亩,蔬菜作物播面3705亩,产量3872 吨。2004年该镇山羊饲养量26345只,人均饲养山羊达1.5只,山羊出栏9736只,山羊存栏 16609只(其中能繁母羊 2612只),20只以上大户200多户。以牛为主的大牲畜出栏1538头,存栏9165头,肉产量148吨,生猪出栏12853头,存栏7359头,肉产量1092吨。鸡鸭为主的家禽出栏37067头,存栏22897只,肉产量90吨,禽蛋产量57吨。兔出栏2145只,存栏4469只,肉产量6.5吨,产毛3吨。楠竹面积7500多亩,并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有栽桑养蚕的传统,现有桑园470多亩,可养蚕1500张以上,产茧可达40吨。各村主导产业突出,主要有中药材种植,板栗、银杏等干果产业,黄花、竹荪等特色蔬菜和迟熟玉米、烟熏腊肉等土特食品具有相当规模。商业 桑坪镇商业起步很早,至80年代初就已成为云阳县东北的边贸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02公里,距奉节县城78公里,距渝巴路最近公路线26公里,现有集镇面积22.838公倾,集镇街道路总长3.3公里,已硬化2.2公里,有居民近900户、4200人,个体工商户100多家,私营企业3家,乡镇企业1个,以山羊、药材为主的农副产品市场名响川陕及江浙几大省市。集镇已建成以山羊为主的农副特色产品商贸集镇。在集镇区中部建有一占地0.63公倾的牲畜交易专业市场,享誉渝、陕、鄂、湘几大省市,牲畜、干果、药材等商品成交量居全县之冠。1996年,由镇人民政府牵头,以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为依托,组建了渝、陕、鄂羊业交易中心,有信用社及其它社会服务和执法机构,集镇内有录像室、歌舞厅、旅馆等休闲娱乐场所,开通了联通、移动及G网通讯,程控电话覆盖率达90%,电网实现了农网改造,已改建集镇供水站,自来水用水率到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