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亭镇:
百科名片 瓦亭镇在处于中原的黄金地带,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属内乡县,位于南阳盆地西缘,县境西南边缘,距城关西南24公里。西、南与淅川县厚坡、香花、黄庄乡搭界。面积89.32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瓦亭,故名。下辖周家村、闫湾村、杨河村、杨沟村、罗沟村、瓦亭村、魏河村、石营村、温岗村、薛岗村、庞集村、药山村、春景村、袁沟村、山南村、袁营村17个行政村。人口3.4万人,其中满族百余人。简介 清时属内乡县永青保。1912年属南二区(师岗区)和南三区(李官桥区)。1948年属师岗区。1956年设瓦亭中心乡。1958年属师岗人民公社瓦亭管理区。1962年由师岗析建瓦亭人民公社。1984年为乡。 瓦山寨(山),西有角子山、庞山寨、金马山,海拔皆在350-500米;南边杨太山、卧牛山海拔200米以上。中部长生观河自北向南流经8个村委会,至周家村委会人淅川县厚坡乡,境内流长15公里。其支流有春景河、魏河,分别于庞寨、侯营村旁汇入。耕地4.4万亩。长生观河两岸的庞集、袁营、杨河、阎湾、周家5个村委会土层厚肥,是主要产粮区。其他均系浅山丘陵地带,黄棕壤土质,土壤瘠薄。产小麦、玉米、红薯、豆类、芝麻、花生、烟叶。特产小谷子。处北温带边缘,一月均温1.6℃,七月均温28℃,年降水量750毫米。易遭旱灾,是内乡县历史上较偏辟的贫穷地区。1956年后建有温岗、春景、蔡家、盆窑沟、赵家沟、杨沟6座水库,并在于营、薛岗、魏河、前营,北沟、夫子岈、南王家、张南、上刘、庞家、药山(2个)挖坑塘和修建拦河坝12个,置喷灌机,灌溉面积0.42万亩,占总耕地的20%历史悠久 瓦亭镇历史悠久。相传东汉年间,会稽郡太守刘旭因政绩显著而受皇帝褒奖,在奉调离任时,刘旭建一凉亭以做纪念,亭子主体由瓦建造,后人因之立庙纪念,“瓦亭”始而得名。瓦亭于宋朝设置建镇,目前还留存着乾隆皇帝题写的御碑。位于袁沟村胡家营。 西南角子山、卧牛山根,明、清有通秦鄂古道。李自成、洪秀全、白朗、李先念、贺龙、徐向前等曾率军经此。
古迹有长生观、佛盛寺、千佛阁,分别在袁沟、袁营、西杨沟村境,均已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