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堰乡:
基本概况 龙堰乡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区南9公里处,全乡辖北店村、白落堰村、郭惠庄村、白马王营村、牛营村、歪子村、大王村、小河村、申庄村、周河村、刘道庙村、徐营乡政府办公大楼村、史坡村、姚营村、张营村、唐棚村、庞营村、唐坡街村、刁河店村、何营寨村、大周营村、穆庄村、彭营村23个行政村,105个自然村,23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3万人。总面积82.6平方公里,耕地74986亩,207国道、邓孟路、焦枝线穿境而过,刁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龙堰原名白落堰,堰为低洼之地,古人围堰种稻,引刁河水浇灌,因而又称白米堰。明清时期,始成集市。白落堰介于邓州市区与构林镇之间,北依邓州、南控荆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而战乱频繁,匪患不断。加之生产力低下,五谷不结,白米不收,形成“一穷二白三落后”的局面,因而人们习惯称之为白落堰。白落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她是中共邓县首届县委诞生地。1929年7月,地下党组织在白落堰小学召开邓县首次党的代表会议,决定撤销中共邓县特区委员会,成立中共邓县委员会,这是党在邓县建立的第一个县委。至此,邓县的党组织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邓县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农业生产 近年来,该乡按照“常规农业抓烟棉,郊区经济抓畜莲,抓好烟莲富财政,抓好畜棉富群众”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既定的奋斗目标,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务实苦干,顽强拚搏,全乡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养殖场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08亿元,较97年增长22%;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31亿元,较97年增长16%;财政收入完成497、7万元,较97年增长17%;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实现192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主要表现在:
——夏粮生产获得较好收成。全乡5、58万亩小麦实现总产1500余万公斤,平均亩产26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