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柳树镇:
行政区划 双柳树镇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北麓双柳树镇,河南省潢川县东南部,距潢川和商城各30公里。全镇辖双柳街居委会、天桥村、邱围村、曙光村、李楼村、晏岗村、刘洼村、秦棚村、郑岗村、彭畈村、付营村、王楼村、李营村、黄围村、张营村14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现有中学两所、小学十五所、1座卫生院、3座通讯塔,总面积84.5平方公里,人口达5.1万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为浅山丘陵夹平畈地带,淮河支流-白露河贯穿全境。历史沿革 双柳镇名历经六十余载。1924年双柳树镇为潢川县第五行政区,1946年改为双桃镇,1949年秋建设革命新政权为第八区,1956年改为双柳中心乡,1958年改为双柳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双柳树乡,1986年4月改为双柳树镇,1988年9月经省政府批复为建制镇至今。境内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信阳市首批生态示范镇。有全县海拔最高、植被丰富、传说迷人的洪山寨,至今寨上仍留有两道寨墙、东西寨门、寨马场、饮马坑等;有明朝户部尚书熊翀墓,墓碑旁有石人、石马、石狮、石桌、石凳等。潢川县苏维埃政权旧址清晰可见,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每年吸引游客参观学习.另外,李楼水库、王楼杉山水库等自然风光,也已成为双柳镇一道道亮丽风景线。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目前,全镇双柳树镇养猪专业村4个,家禽养殖专业村2个,是豫东南河蟹养殖基地。河蟹、生猪、樱桃谷鸭、鸡、淮南麻鸭5大农产品年产值8600万元,占总产值的28.9%。双柳河蟹、淮南麻鸭、蟹田大米已获国家无公害认证,已申报注册商标,并取得较好的品牌效益。2004年底,农民人均收入达3100多元。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发展强劲。实施“雁回归”工程,强力推进私营经济发展。私营经济以李营省级工业园区(一期工程占地200亩已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占地300亩已完成论证规划)为载体,制定征用土地、税费缴纳等10余项优惠措施,实行党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杜绝“四乱”,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吸纳企业入驻工业园区。目前,全镇私营企业已达数百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万余人。
双柳树镇在历届党委、政府艰辛努力下,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形象日趋良好。近几年来,经济实力一直处于全市200多个乡镇的前列,位次不断前移,先后获得了“信阳市综合改革试点镇”、“信阳市重点镇”、“中州名镇”、“河南省重点镇”、“国家小城镇综合经济开发示范镇”等荣誉称号。城镇建设 截至2007年底,已建成双兴一路、双兴二路、双兴三路、北环路、长兴路、文化路、友谊路、商业路、南环路、工业路、沿河路等10多条街道,镇区道路四通八达。镇区面积由2000年以前的1.5平方公里扩大到3.8平方公里,人口2.3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9%以上。镇区内的排供水系统、净化、亮化、绿化等配套设施齐全。2001年至2007年,镇区基础设施投入达亿元以上。白露河左岸治理(镇区段)、滚水坝等工程即将申报启动,双柳二桥、滨河小区建设也正在调查论证双柳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