洙湖镇:
基本简介 洙湖镇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处的姚楼村、古名马武寨,相传光武帝刘秀的大将马武曾在此安营扎寨,惩恶除邪,保护一方安宁。距镇政府4公里处的曹寨村,是春秋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的曹恤故里,曹恤墓虽经历史沧桑,现依然荡存;2002年在遗址重修的火神庙,以西汉王莽赶刘秀,刘秀躲于庙内,火神爷为救真龙天子,令蜘蛛吐丝封着庙门,使刘秀大难不死得以天下,洙湖也由此而得名。瓜子桥,贺道桥,桃花庵等古人的传说圣地至今还在保留残疾余址,为洙湖文化经济的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洙湖镇政府所在地的洙湖镇,在上蔡、平舆、汝南一带,享有洙湖、射桥、庙里湾三大镇之称,这里商甲云集,生意兴隆,道路畅通,每单日为闹市,日成交额高达800多万元,是富甲洙湖一方文化、经济发展的中心。今年又被省政府批准为小城镇建设改革试点,镇党委、政府已绘就拓宽南大街,兴建东西粮油、建材、加工大市场的宏伟蓝图,”使洙湖正向农村城市化发展。经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以勤劳、善良、诚信著称的洙湖人民,凭政通人和之势,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真抓实干,围绕“三农”做文章,调整结构闯新路,由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向集约化、市场化跨越,以北大吴500亩果园,苏庄村200亩石榴园为基地,大力发展林果业,面积达到2000余亩,苏庄村石榴园生产的优质珍珠红石榴在2004年全国东西部合作洽谈会展出,受到国家政协副主席周铁农、省长李成玉等省、市、县领导的赞扬。以均张、元庄、苏庄瘦肉型猪养殖为基地,辐射带动全镇,已发展养猪专业村13个,养100头以上的大户1450家,畜牧业收入占工农业收入的45%,以苏庄3000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为依托,带动全镇良种优质化发展,良种覆盖率达100%,良种的推广,亩均增收达到110元,以余庄、彭庄桃花5000亩麦、瓜、棉套种为基地,辐射带动全镇发展间作套种面积15400亩,亩均增收250元,粮食产量由80年的1000多斤增产到2005年的2100多斤。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现有工业项目二、三产业,个体加工项目户521家,中型面粉厂4家,木材加工厂3家,建材予制厂4家,粉条加工厂2家,经济结构的调整给洙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8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3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