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林场:
简介 白杨林场白杨林场场部拥有近2千亩连片速生杨和林果基地,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野生飞禽出没,宛如世外桃源,又仿佛茂密丛林中一块充满绿色、生机和希望的净土。 白杨林场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蒙城县最东部,与蚌埠市怀远县接壤与国有龙亢农场毗邻,是亳州市的东大门。省道307线界蚌埠高速公路穿场而过,北靠涡河,境内形成两线一水三条平行的交通彩带,交通十分便利。全场自然资源丰富,名优特产居多,全场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余亩,总人口2万,辖7个行政村,1个场部,境内南北长10公里,东西4.5公里,沿涡河为沙质土壤,其余为沙礓黑土,场部拥有万亩国营土地,机械化全程作业,是皖北地区最大的麦豆良繁基地和速杨树育苗基地。历史变迁 白杨林场白杨林场建于1958年,为阜阳林校原址;1972年划属南京军区龙亢农场建设兵团;1979年属县林业局;1982年设白杨林场区级单位,辖10个行政村;1992年撤区并乡,辖区为三村一场;2000年3月重新扩大辖区为14个村,1个场部;2007年1月并为7个行政村,一个场部,境内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是典型的平原乡镇,连续多年被省林业厅评为“十佳场圃”先进单位,是亳州市六无乡镇,市综治先进单位。良好的地理优势为白杨林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一片充满希望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热土。交通便利,信息快捷,水陆交通便捷,北有涡河陈黄码头,年吞吐量2万吨,陆路交通有省道307线,界阜蚌高速公路穿场而过,电力供应充沛,初步形成安全、经济、灵活的供电网络,自来水厂、程控电话差转网络正在兴建,小城镇建设二纵二横初成规模,小城镇人口已达5000人,开通了因特网,接通了宽带,有线电视进入乡村。经济发展 白杨林场物产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全场耕地面积4万亩,水域面积7000亩,可供排灌、养鱼综合利用。全场木材蓄积量10万立方米,有用材林、青杨、意杨,经济林有桃、葡萄等10多种,全场依据土质分布,从北到南形成北瓜棉、中果林、南畜牧的养殖格局,棉花、优质麦、黄豆、玉米是农业四大特产,西瓜、水密桃、葡萄是三大果蔬产品,杨树育苗已突破1000亩,已建成皖北地区最大林业育苗科技示范园区,各类速生杨树苗畅销全国各地,年出圃苗木500万株。
经济蓬勃发展,开放势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