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滨镇:
历史概况 绥滨镇名源于绥滨县名。中华民国初期,隶属萝北县管辖。1917年划归绥东设治局管辖绥滨镇。926年9月,将设治局迁至敖来密。翌年,于敖来密(今敖来村)东一公里处丈放新街基号。设治局迁驻新街基后,遂为城关区,故习惯称这里为“敖来密”。1929年绥滨“改局为县”,始称绥滨镇。东北沦陷后期,将城关区改为绥滨街。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设置县城区。1949年6月,撤销绥滨县后,改为富锦县第十六区。1955年11月,设置绥滨镇。1958年9月,改称松花江公社,1961年改称绥滨镇公社。1964年4月,正式恢复绥滨县,复为绥滨县城,仍称绥滨镇公社。1980年改称绥滨镇。发展概况 绥滨镇濒临松花江,建有绥滨港。县属工业主要集中于镇内。全镇总面积43.5平方公里镇办工业有绥滨镇羽绒制品、柳编、制砖厂等,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3066万元。镇郊有耕地1.1万余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大豆、烤烟和蔬菜等。全镇共辖1个街道和绥滨、敖来、凤义、庆发、振荣、菜队、畜牧场等7个村。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3.1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8万人;满、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
特有的城郊特色带来了“直辖镇”的美誉和由此而引发的诸多问题:城镇人口多、人员成分复杂,管理难度大;农村耕地面积少,全镇人均耕地只有全县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农业增收难度大;镇直干部职工队伍庞大、人际繁杂,工作难度大。这几大难,“难”成了一直以来的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