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前镇:
1、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庙前镇 庙前镇位于常宁市南部,境东南界桂阳县和本市白沙镇、西岭镇,西接弥泉乡,北连罗桥镇,全镇面积78.6平方公里,耕地14938亩,其中水田13310亩,旱地1628亩,有林地63150亩,全镇有国正、庙前、西湖、石马、中田、冲山、金龙岩、天塘、双义、泉井、双联、弥泉、双凤、双桥、麻洞、长春、枫树井、候家、春和、新荣、勘井、石铺23个村,1个居委会,173个村民小组,4051户,1606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0人,境内山地、平原、丘陵相间,土地肥沃,盛产槄谷,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潭水源于桂阳天子岩,纵贯全镇,水利资源丰富。省道214线贯通全镇,南入桂阳,北达常宁,交通便利。境内旅游景点多达100余处,现已开发的景点有中国印山、财神洞、石马景区,现已晋升为省级3A景区。
常宁市庙前镇[1]常宁市庙前镇常宁市庙前镇常宁市庙前镇常宁市庙前镇常宁市庙前镇2、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庙前镇基本概况 庙前风景庙前镇地处闽西西部,从龙岩沿319国道西行,一路崇山峻岭,石径重叠,修竹茂林,荫蔽天日,行约72公里至庙前的马岌凹山口一望,顿觉天高地阔,一马平川,心境爽然,这就是庙前。庙前位于连城最南部,素有“南大门”之称,地处连城、上杭交界处,地形东西宽而南北窄,西、南两面与上杭县毗邻。地名由来 庙前古名朗村,又称崇儒或崇儒隘,自连城县建制以来,就是连城县封疆之界,在县建制前是隶属于新罗县古田六团里,南宋绍兴六年始由古田乡拆出,由连城县管辖(元至正六年,改莲为连)。庙前之得名是与其经济发展分不开的,在清雍、乾时期,吏治较清,人民稍获休养生息的机会,菁坊(今庙前村)境内的居民逐步繁衍起来,于是在境中建起一座关帝庙,由于该庙坐落适中,在其周围商贾们逐渐营建店铺,设立街圩,逢二、七为圩期,赶集者皆言到庙前赴圩,久而久之,遂成了众口相传的地名了。[2]行政区划 庙前于1972年2月由新泉公社划出15个大队,成立了庙前公社,1庙前镇行政地图985年公社更名为镇,全镇176.89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300公顷,道路铺装面积187800平方米,辖15个村委会,55个自然村,2001年共有7476户,32459人。[2]气候气象 庙前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万物生长,常年最高气温31.8℃,最低温度6.8℃,无霜期300天以上,全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2230毫米。年可三熟,特别是庙前、芷溪二大盆地是主要产粮区。东部岩背、江畲、朱地一带,乃梅花山第一峒,山岭巍峨,群峰簇拥,庙金山海拔1754.8米,仅次于石门山和狗腻脑而为县内第三高峰。这里森林密布,木材、毛竹、松脂、土纸为其主要产品。[2]旅游资源 庙前山清水秀,风光绮丽,自古以来就有“东有朝天岩”,西有“笔架”伸张;南有将军“上马”锦乡旗山这样描述。境内12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岭岳衔接,绵延百里,尤其是东北端的庙金山,海拔1755米,是连城第一高山,它与左边的人头石(海拔1658米),右边的铁昌山(海拔1627米)形成鼎足耸立,蔚为壮观。这些峰峦现已列入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该处辟为自然景点,已是指日可待。[2]革命传统 庙前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是闽西的苏区之一,在革命战争时期,出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革命人物,如官觐玖、江观钻、江启锚,还有后来为中顾委委员的江一真同志等。而同时在海外也涌现了一批杰出人物,如庙前人江举谦,现任台湾东海大学文学院院长,是著名的学者。有台胞黄钟生,芷红村人,1992年返乡捐老山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