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尔伯特:
基本介绍 杜尔伯特部是科尔沁部的一支。于明代嘉庆年间来到黑龙江省地区。原是成吉思汗弟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所组成的部落,在哈萨尔的封地呼伦贝草原游牧。公元1547年(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北元第十七任大汗卜赤汗卒后,其子达赉孙库登汗继位,为了躲避蒙古右翼势力的要挟,达赉孙库登汗率部东迁。此时,驻牧在呼伦贝尔草原的哈萨尔第十四孙奎蒙克塔斯哈喇,为了辅佐达赉孙库登汗,便从呼伦贝尔草原徙牧于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开始称自己的部落为嫩(诺恩)科尔沁部。分为四部十旗,左右两翼。四部为科尔沁部、扎赉特部、郭尔罗斯部、杜尔伯特部。十旗为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后旗、右翼札赉特旗、右翼杜尔伯特旗、;科尔沁左翼前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左翼郭尔罗斯前旗、左翼郭尔罗斯后旗。前五旗为右翼,后五旗为左翼。当时杜尔伯特部分牧于嫩江中游左畔之地,与扎赉特旗隔江相望。历史沿革 奎蒙克塔斯哈喇有子二,长博第达喇,次诺们达喇。博第达喇第八子爱那嘎驻牧嫩江左畔之后,称其部为杜尔伯特部,爱那嘎成为杜尔伯特部始祖。在史籍中有关爱那嘎的记载很少。
爱那嘎子阿都钦(也有称阿都齐的),是明末人物。公元1624年(后金天命九年,明朝天启四年)农历二月,科尔沁部首领奥巴修书于努尔哈赤,奏请会盟。努尔哈赤立即“遣巴克什库尔缠、希福往,与科尔沁台吉奥巴、阿都齐达尔罕……等会明,刑白马黑牛,置酒一器,肉一器,骨血及土各一器,焚香誓曰:满州科尔沁二国,愤察哈尔侮慢,是用缔结盟好,诏告天地。”①参加这次会盟的阿都齐就是爱那嘎之子,杜尔伯特部部长,赐达尔罕称号。从此,嫩科尔沁部归附于后金国,称臣纳贡,尽忠报国。公元1629年(后金天聪三年,明朝崇祯二年)农历十月,阿都齐与其子色楞参加二十三位贝勒会兵,出征伐明,皇太极设宴送行。阿都齐伐明归部后于公元1638年(后金崇德三年,明朝崇祯十一年)卒。关于阿都有齐的卒年史籍说法不一,《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与《蒙古世系》均持公元1629年说,但是在《清实录》中记载为公元1637年农历十一月,还有阿都齐活着的记载。从公元1638年开始,再未见其活动历史,因此,阿都齐的卒年最早应在公元老派6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