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夏镇:
山东省青州市东夏镇山东省青州市东夏镇乡镇概况 东夏镇位于青州市北郊10公里处,南靠胶济铁路,北依济青高速公路,西临东红高速公路,309国道与羊临公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全镇辖90个行政村,总人口6.3万人,总面积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万亩。农业发展 东夏镇农业结构合理,目前已形成了大姜、瓜菜、粮食、菜葫芦、果品、畜牧六大支柱产业,建设有3万亩大姜、2万亩瓜菜、5000亩菜葫芦、3万亩国家级优质小麦共四大生产基地。其中,“东夏牌”大姜年产达一亿公斤,以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而闻名全国,经农业部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鉴定为一等一级产品。工业发展 东夏镇工业发达。现有民营企业500余家,其中五金加工企业即达200余家,成为山东省最大的五金加工专业镇。尤其近年来通过出台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外国客商相继落户该镇,投资兴办各类工业项目,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目前,全镇已形成了农产品加工、五金加工、包装印刷、塑料编织、化工、食品六大支柱产业。工作成绩 东夏镇城镇建设功能设施配套齐全,镇村道路硬化率100%,有线电视入村率100%,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85%。先后被授予全省“明星乡镇”、潍坊市“经济强镇”、“模范镇”等荣誉称号。法制建设 东夏镇法律服务所自2007年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以来,利用多种形式向农民进行普法宣传教育,解答法律咨询,让农民知法、懂法、守法,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东夏镇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深化,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对法律求知欲越来越强,而部分农民由于法律意识淡薄,不学法、不懂法,一些正当权益得不到维护,造成矛盾纠纷案件不断发生。针对这些情况,东夏镇法律服务所结合“四五”普法活动,从2007年开始在全镇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结合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采取现场讲法的形式,向群众宣传、讲解有关法律知识,帮助农民了解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利用农闲到各村举办法律培训讲座,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婚姻法》、《继承法》、《经济合同承包法》及《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送法下乡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学法、守法自觉性和法制观念,各类违法现象和矛盾纠纷明显减少。计生工作 走进东夏镇镇政府办公大院或各个村居委员会,都可以看到“政务公开栏”引人注目的大字和政务公开的内容。这是该镇倾心打造“阳光计生”的举措。东夏镇东夏镇本着“什么事重要,就公开什么;什么事群众关心,就公开什么”的原则,将计生政策、法律政策、奖励处罚等丰富的信息资源均列于计生政务公开栏,并将计生部门履行行政职责的依据、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及办事机构,全部公布在计生政务公开栏。对人口计生工作发展计划、重要事项安排,经过镇党委、政府讨论决定后,即时向社会公布。该镇还将计生政务公开与源头智力相结合,加强对计生行政审批、计生财政管理、计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的公开。围绕提高人口计生行政效能建设,突出对各部门首问责任、限时办结、责任追究制度的公开。同时,强化对政务公开的监督考核、将计生政务公开考核的结果作为单位评先选优、个人晋级晋职的重要条件,对违反计生政务公开规定的,严肃追究责任。新农村建设 全市“千人下乡驻村”活动开展以来,东夏镇的驻村干部已实现了从形式上“驻村”到效果上“助村”的明显转变,他们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助村政,谋发展,为群众办了大量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好事实事,夯实了农村执政之基,促进了经济发展,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
全市17位干部与该镇17个村结成帮扶对子以来,各帮扶单位领导认真贯彻市委提出的要求,深入驻点村指导工作,克服农村食宿不便、交通不畅、信息不灵等诸多不利因素,广大驻村干部迅速进入角色并真正做到全身心投入,以村为家,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做到了“五亲自”,即亲自到驻地参加交接、亲自进村入户征询群众意见、亲自蹲点、亲自做好组织指导工作、亲自帮助解决突出问题,形成了“领导负总责、单位作后盾、干部驻村抓”格局,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