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区:
区域概况政区位置 北林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余脉与松嫩平原衔接地带,地处东经126°25′—127°27′与北纬46°松嫩平原19′—47°09′之间。境内哈伊、哈黑2条回道北林区地图和4条县级公路与乡级公路联成网络,哈佳、滨北2条铁路贯穿交汇,哈绥高速公路的通车使北林区距省城哈尔滨市的行车里程缩短为90公里。北林区南倚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北望黑河口岸,东邻伊春林海,西接大庆油田,地缘优势得天独厚,是哈尔滨以北重要公路、铁路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自然条件 现有耕地面积261.8万亩,草原24.1万亩,水域25.3万亩,森林56.7万亩,东北部为丘陵地带,西南部为平原,全区属松花江流域呼兰河水系,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日照时数2766小时,积温2580℃,无霜期129天左右,降水量547毫米。自然资源 呼兰河北林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区内六河九岸,物产富饶,呼兰河、诺敏河沿岸砂石资源丰富,砂石种类有粗砂、砾石和卵石3种,砂质优良,可采量约2亿立方米。野生动、植物繁多、茂盛。草炭资源有机质含量高,养分足,贮量7560万立方米。素有“黑土明珠”、“塞北江南”之美誉,对未来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后,北林人在发展北林、振兴北林的历史进程中,以“团结、务实、开拓、争先”的创业精神,谱写了辉煌壮丽篇章,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种经营方式并举、多种购销渠道并行的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竞相发展的新格局,使北林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黑土地发生了巨大变化。1999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9.12亿元,财政收入实现3.53亿元,城乡居民存款达到30亿元,先后跻身于全省十强市县、全国百强明星县(市)行列。农业资源 北林区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水稻、玉米、大豆、烤烟、瓜菜、畜禽等特色经济已具规模,建立了专业化生产基地和产业化生产体系,农副产品系列开发和多次增值具有很大潜力。是全国百个产粮大县之一,是国家重点商品鱼、优质烟、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工业企业门类齐全,已形成轻工、食品、医药、化工、建材、纺织、机电六大支柱产业,一批名牌产品驰名国内外,十几种产品获各类优质产品奖,发展潜力广阔,为全面实施“工业立区”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商贸流通网络已经形成,商饮服网点大幅度增加,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城乡市场日益繁荣,购销两旺,是哈尔滨以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水电充足,交通畅达,通信快捷,使城区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一个经济发展,事业兴旺的区域性中心城区已具雏形。发展思路 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再创辉煌。北林区委、区政府确定了“以服务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为统领,以营造新优势,促进快发展为主题,全面实施农村经济产业化、城乡经济工业化、区域经济民营化发展战略,继续走科教建区、稳农强区、壮工富区、活贸兴区路子”的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思路,坚持改革开放,开拓进取,创新务实,继续拓宽发展领域,提升发展层次、采取各种举措,加快发展进程,争取早日实现宏伟蓝图,在北林区结出丰硕成果。[1]行政区划 北林区行政区域图幅员面积274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总人口88万人,城内有4个街道办事处,下辖58个居民委;农村有20个乡镇和2个郊区办事处,下辖148个行政村。境内满、回、朝鲜、蒙古等15个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