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坛:
简介 月坛公园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月神的地方。是北京著名的五坛八庙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中国首都著名古典园林。园内古建为市级文物保护对象。月坛公园月坛公园内种植了大量松柏树木,修缮了古建筑;钟楼、天门、神库等古建筑均保存完好。1983年又新建的景点有月坛蟾宫,内有碑廊、双环映月池、广寒桥和嫦娥奔月雕塑。还有天香院、揽月亭、霁月亭、爽心亭、月桂亭等诸景点。种植了婆罗树、梧桐树、石榴树和桂花等名贵观赏树种。扣住了“月”的主题,突出了秋的意境,成为北京一处优美的赏月和游览胜地。
月坛,坛方广四丈,高四尺六寸,面白琉璃,阶六级,俱白石。内棂星门四,东门外为瘗池,东北为具服殿;南门外为神库,西南为宰牲亭、神厨、祭器库,北门外为钟楼、遗官房。外天门二座;东天门外北为礼神坊。月坛坛面以白色琉璃铺砌,象征着白色的月亮。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夜明之神(月亮)的处所。每逢丑、辰、未、戌年皇帝都要亲赴月坛行祭祀礼,其它年份“朝日则谴文臣,夕月则谴武官”代行。皇帝祭月在每年秋分亥时举行,主祭夜明神,配祀二十八宿,木火士金水五星及周天星辰。但因岁月的流逝,坛台已坦荡无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政府对所存古建筑进行修缮,广植花木,成为一处极富诗情画意的人民公园。月坛风景(2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