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镇:
简介 宝丰镇宝丰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女娲炼石补天圣地。据史料载:“宝丰堡一作宝峰,距县城西35公里,达四川、陕西要道,宜加防御”。其来历是,因为镇南有座女娲山,山脚下女娲与伏羲成婚时住过的洞房里收藏的宝贝特别多,宝贝种类特别丰富,故此称宝丰。到了公元前221年,被称为上庸县的竹山隶属汉中郡,始建宝丰镇。时宝丰已是川陕鄂商贾云集之地。抗日战争时期,商业渐趋繁荣,宝丰成为竹山西部经济中心。解放以后,一直是区、镇行政机构所在地。又据《山海经》、 《康熙字典》载:人类始祖女娲曾在竹山炼石补天,竹山县宝丰镇尚存《女娲炼石补天天真》石碑。 《史记五帝纪》载:“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又女娲山在郧阳竹山县西相传炼石补天处。”悠远的人文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这块热土以人杰地灵之美称。宝丰镇宝丰镇区位条件优越,矿藏资源丰富,是“四水归池”投资理财的风水宝地。305省道穿境而过,通村水泥路四通八达。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小灵通、闭路电视、广电宽带、电信宽带等具有现代装备的无缝隙覆盖的通信网络覆盖宝丰镇。有从宝丰始发直达襄樊、武汉、深圳、西安的长途旅行客车,交通通信十分便捷。境内有丰富的石灰石、石煤、铁矿、锰矿、钒矿、水泥矿等多种矿藏资源,是社会各界仁人志士、各方商客投资置业创造财富的理想之地。
宝丰镇工业发展迅速,特色产业优势鲜明,是竹山中西部重要的经济高地。经过艰苦探索奋力实施“产业富民、工业强镇”的发展战略,已初步建立起以生态绿茶、新型建材、珠宝饰品、塑料制品、农副产品为特色产业的镇域经济体系。现已建成以九里岗为核心的高香型生态绿茶基地1万亩。初步建成塑料制品、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日用轻工为主导的下坝工业园区和以新型建材为主导的韩溪河工业园区,规模企业10余家,年工业总产值达2亿元。初步构建成以新型建材、珠宝饰品、塑料制品、农副产品加工为工业支柱的镇域经济新格局。发展情况 宝丰镇宝丰镇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商贸市场功能齐备,是鄂渝陕边界地区商贸流通中心。以集镇道路、城镇供排水设施、社区文化体育设施、专业市场、居民小区、工业园区为标志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成就。建有5000平方米,投资350万元的宝丰宣传文化中心。形成了街面硬化、镇容亮化、道路绿化、路灯配套的“二纵三横”的城镇道路格局。初步建成占地500亩的工业园区,形成了四大专业市场。镇区内建有5600平方米,投资650万元,集小商品批发和家俱展销于一体的宝丰西门市场;建有1800平方米投资120万元的塑钢蓬架式农贸市场;即将建成1.1万平方米投资1600万元的珠宝大市场和投资2800万元的集镇人饮安全宝丰万吨自来水厂。形成了施洋路小商品经营、桂香路农副产品交易、北大街绿松石展销建筑建材营销4条专营街道。各类大小门店1650个,超市10余家,从业人员6000余人。常年有浙江、四川、河南、江西、重庆、西藏、新疆、上海等10多个省市的客商在宝丰经商办企业,年交易额达2亿元以上。 宝丰镇发展成果鼓舞人心,发展前景灿烂辉煌。到2005年底,实现宝丰镇农村社会总产值3.22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41亿元,民营企业总产值2.22亿元,乡镇工业总产值近2亿元,财政收入47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4元。先后获得“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等荣誉,2002—2005年,连续4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全县红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