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市镇:
简介 湖北省枝江市董市镇是一座距今已有1700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公元220年名董滩潮,三国时期,蜀将魏延驻守此地改为董滩口,是蜀汉中郎将董和故里,后因商贾云集,半于邑城,遂而演变为董市。地理位置 董市镇位于枝江城西3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现有5.5万人,145.4平方公里,辖董市、姚家港、洪治、福星、平湖、曹店、金龙、泰洲、石坪、黄金、新周场、五岭、草台、双湖、裴圣、桂花、石匠店、石港桥、石宝山、马家冲、两美垸、高石岗、甘林寺、笋子沟、姚家港、周湖24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耕地面积6.7万亩。历史 董市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工业重镇,过去曾经有较好的历史基础和条件。在清代至民国29年以前,有居民8000余人,各类商店300多家,是连接川东鄂西与江汉平原的重要港口和商埠,每到秋收时节,日有千头骡马上市,百艘船只装卸货物,可见市场之繁荣。1940年6月,日本飞机入侵轰炸,董市从此萧条冷落。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镇内工业发展较快,商业日趋繁荣。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董市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董市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企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两纸(造纸厂、纸箱厂)、两织(帆布厂、丝绸厂)、两化(连枝厂、日化厂)、两塑(龙江塑料、姚港塑料)、两钢(董市轧钢厂、姚港轧钢厂)等10多家骨干企业为首的100多家企业,遍及50多个行业,董市工业红极一时。九十年代末,由于所有制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小,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受市场因素影响,原国有和集体企业2/3以上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工业企业走入困境,陷入低谷。
近几年来,新一届董市镇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强镇富民的第一要务,始终把工业兴镇、项目强镇作为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突出优势引项目,优化环境上项目,实行招商引资和改制盘活并重,农业项目与工业项目并举,以招商促盘活,用项目促发展,董市工业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