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林镇:
基本简介 泽林镇地形属丘陵地带,有耕地面积1627公顷,林地面积1439.8公顷。辖区内的万亩湖农场为“中国香稻”基地。镇政府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雪枣、胡柚种植,并建有银山生态园和蟹岛湖旅游度假村,旅游产业前景广阔。交通条件:泽林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镇内沪蓉高速武黄高速(鄂州出口设在泽林)横贯东西,106国道、武(汉)九(江)铁路纵横南北,鄂黄长江大桥、鄂州火车站、货运站、五丈港万吨级深水码头、规划建设中的鄂州至武汉快速通道均近在咫尺,是鄂州连接武汉、黄石、黄冈的枢纽。泽林镇经济发达,已经形成了矿产开发、冶金铸造、新型建材、轻工泽林镇方位制造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以湖北三力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冶金铸造及相关配套企业达30余家,是湖北省铸造第一镇。镇内发展大道长4300米,宽60米,发展大道工业区内可供项目用地近5700亩。2000年来,泽林镇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镇政府承诺,对项目建设实行灵活优惠的用地和税收政策,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鄂州市泽林发展大道工业区发展大道工业区是依托鄂州市泽林镇辖区内武钢程潮铁矿进矿公路(长4.3KM、宽60M)和鄂州城区外环线规划修编而成。该工业区地处沪蓉高速和106国道交汇处,东临黄石、西接武汉、北达鄂州、黄冈,是武汉“8+1”城市核心圈内鄂州市南大门泽林镇(建设中的新城区)唯一的一处待开发的处女地。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武黄高速鄂州站出口近在咫尺,北临鄂州火车站2KM、五丈港万吨级深水港码头5KM,东距黄石29KM,西至京珠高速30KM,仅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60KM。泽林镇2008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到2008年5月20日,已有2家过亿元工业项目签订正式合同,落户泽林。其一,地面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生产光源、光电产品的诺琦集团投资合同已于2008年5月16日签订,2008年5月19日收到合同保证金50万元;其二,总投资1.5亿元,一期投资8000万元,生产生物制品产品的江苏省东经投资集团公司投资合同已于2008年5月20日签订,签订合同时收到合同保证金8万元。历史 鄂州泽林镇历史悠久,自春秋战国以来,始为东楚首府,继为鄂邑、鄂郡、鄂县,其间曾两度成为帝王的都城。在历史上,即是鄂东南的重要商埠,亦是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国时期,东吴立国60年,鄂州泽林镇作为其国都和陪都,先后达45年之久,与南京(古称“建业”)并称“东都”、“西都”。两晋迄于宋辽,鄂州泽林镇时棉花种植基地为郡治,时为州府,始终是长江沿岸的政治和军事重镇。鄂州泽林镇人有楚熊渠、吴孙权、晋陶侃等历代王侯重臣,或承封袭爵,或建都驻跸,鄂王城、吴王城、点将台等遗迹故址,记载着他们在鄂州泽林镇的文治武功。李白、苏轼、丁鹤年等,或结庐隐居,或慕名游历,都曾在鄂州泽林镇挥毫濡墨,有《武昌钓台篇》、《武昌西山诗》、《松风阁》等诗词歌赋。近现代,鄂州泽林镇以彭楚藩、吴兆麟为代表在辛亥革命中首举义旗;范鸿戢、刘伯垂等向国人传播马列主义,参与创建了北京和武汉共产主义小组。还有书坛宗师张裕钊,中国工人运动女活动家张金保,近代武术教育家万籁声,中国现代话剧万籁平,全国战斗英雄赵怡忠等。自然环境地理 鄂州泽林镇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东经114°32′-115°05′,北纬30°00′-30°06′。西接“九省通衢”武汉,东连“矿冶之城”黄石,北与黄冈地区隔江相望,南同咸宁地区濒湖毗邻。这里曾为三国吴王故都,又是历史文化名镇。全镇总面积1504平方公里,整个版图轮廓呈“三泽林镇一角叶型”。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间低平;最高点“四峰山”海拔485.8米,最低点梁子湖的“梁子湖”,海拔11.7米。境内拥有大小湖泊133个,水域面积65万亩,是著名的“百湖之市”、“鱼米之乡”。其中,中国十大名湖之一的梁子湖方圆300多平方公里,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气候 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季风气候明显,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严冬暑期时间短,主要灾害天气有暴雨、干旱、大风、冰雹和冰冻等。市年均气温17.0摄氏度,为鄂东地区最高值。地温的变化同气温一致,也系冬低夏高,最低月在元月,最高月在八月。月际变化与气温一样。随着深度的增加年平均地温基本无变化。
春季(3至5月中旬)气候特征:升温快、雨日多、天气变化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