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店镇:
简介 卫店镇农田卫店镇位于孝昌县北部,国土面积78平方公里,距县城仅6.5公里,107国道和京广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卫店镇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适宜发展种植经济林和畜牧业。境内主要有东环河和西环河从北向南贯穿全镇。卫店镇砂资源含量丰富,可开采面积1500亩,砂层厚5米,因其砂质优、交通便利,远销武汉、上海、郑州等省市。行政区域 卫店镇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卫店镇现辖南新、沿港、支桥、沿河、三湾、双钱、段港、大堰、彭店、邹湖、李河、饶河、卫店、武河、团山、三杨、张刘、久隆、农兴、绿化、双洪、国庆、砂塘、清泉等24个行政村。2002年,全镇总人口数为34099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2152。耕地面积为25142亩,其中,水田面积16734亩,旱地面积为8408亩。农业总产值为2507万元,多种经营产值为1501万元,乡镇工业产值为16162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461万元,乡镇企业产值为25615万元,预算内财政收入为254.2万元,人均财政收入为74.55元,万元产值创财政收入100.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89元。产业结构 卫店镇书法比赛镇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指导农民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先后调种了1000亩菜豌豆、2000亩蔬菜、2000亩地膜花生、6000亩双低油菜、6000亩优质稻。2000年以来,镇政府根据自身地理环境及自然资源状况,大力进行基地开发和退耕还林,先后在镇域丘陵岗地上开发优质果基地1万亩,退耕还林2000亩,并计划在现有的基础上,在近三年内将镇域坡岗地全部进行基地开发,将现有冬枣基地4000亩扩大到12000亩,打造全县乃至全省最大的冬枣基地,从而形成了“山岗抓林果,山下优质稻,河畈种蔬菜,河港抓养殖”的整体格局,农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卫店镇位于孝昌县北部,107国道穿境而过,为更好地利用黄金国道,发展具有卫店特色的文化经济长廊,进一步放宽了经营环境,使得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对个体私营业主给予政策和税费方面的优惠,鼓励扶持其发展,先后有200余家工商户落户卫店,从事运输、餐饮、汽修、五金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达4000多人。科教文卫学校 卫店镇设22所学校。其中,中学2所,完小8所,初小3所,教学点9处。共开设114个教学班(中学22个,小学92个)。全镇共有在职教职工162人,民办教师63人,先后被评为省市县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2人,镇级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优秀党员34人。近年来,卫店镇教育系统为深化落实教育改革方针,不断优化、净化、美化学校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在人才培训、校园建设等方面共投资近千万元,先后建起了教学楼23栋,扩大校园面积85亩。每年暑期对全镇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还组织了110人参加了省级语言协会语音考试,80%的教师拿到了语音等级合格证;在教师中自愿参加本科、大专学历进修的已有70多人,教学质量稳步上升。镇中学、久隆中学先后被评为省级、市级“安全文明校园”,另有8所小学被评为镇级“安全文明校园”。医院 卫店镇卫生院占地面积8亩,医疗业务用房2100平方米,生活用房850平方米,有干部职工32人。其中,离退人员1人,中级职称3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85%,具有大中专学历23人,占72%;设立了3个门诊部,床位20张。卫生院为改善基本设施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在人才、设备、基本建设方面共投入资金15万元,配备了X线机、尿分析仪及有关生化检验和妇、外、皮肤科手术器械等,服务半径约8公里,担负着本镇近3万人民群众的妇育、防疫、保健任务。通讯 开通1000门程控电话,新增镇村公路32公里,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消灭断头路5处,兴建涵洞3个,修桥3座,加固整修桥梁4座,方便了群众,推动交通运输发展,低压线路整改基本完成,降低了电费。按照"亮化、净化、绿化、美化"标准,新建了镇区小商品市场和农贸街,实现了街道硬化和供排水配套。城镇建设清洁工程 卫店镇在新农村建设中,立足实际,着力在农村环境建设上着手,大力实施“清洁工程”,为群众创造洁净的生活环境。
该镇制订和印发了《集镇环境卫生管理暂行规定》和《集镇环境卫生有偿服务收费标准》,并落实稳定的保洁队伍、保洁工具和经费。推行干部包保责任制,每名党政领导包保一个村,一个单位部门包保一个村,每个包村单位给予所包村1000元的资金支持。同时,细化了清洁乡村工程日程安排,要求各试点村每日上报工作进度,确保清洁乡村工程建设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