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南镇:
地理环境 纪南镇纪南镇地处东经106°07′,北纬29°04′,幅员238平方公里。主镇区沿长江南岸而建,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600至8000米,总面积5平方公里。上接叙、泸,下通渝、涪,南驰黔滇,北走永(川)壁(山)。地势南高北低,海拔201—316米,最高滚子坪海拔910米,最低滨江路海拔201米,南北相对高差115米,镇境属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纪南镇地区平均气温17.9℃,无霜期340天,平均降雨量1030毫米,年均日照为1273小时。 纪南曾是古代江西德化县治的所在地,一条东港成为江西和湖北的界河,古时候,此河是两省的重要商埠口岸,夜来渔火星布、歌舞升平,有鄂东“秦淮河”之称。此地建于明代的石板街也很著名,全长1.5公里,街两边店铺商号林立,民居奇特古朴,清乾隆皇帝四下江南时,来此游历过,并在万年台大戏台下看过戏,电视连续剧《木棉袈裟》曾以此为天然外景地。行政区划 纪南镇辖:枣林、拍马、董场、雷湖、洪圣、九店、牌坊、岳场、丰收、高坪、草安、江店、朱集、红光、纪城、雨台、三红、松柏、高台、花园、纪南、新桥、鲁垱、官坪。镇政府驻枣林铺。1949年分属江陵一、二区,1958年建将台公社,1984年建纪南区,1987年置乡,1995年建镇。1997年辖1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资源优势旅游资源 纪南镇有许多知名的人文旅游景观和旅游产品:古德化县遗址、古文昌阁、古万年台、关帝庙、滩湖桥、祭塘、七星伴月、金狗凉亭、芦荡雪雁、德化农民麦棉画、黄梅挑花头巾等。自唐宋以来,黄梅下乡一带就有挑花的习惯,明末清初更是遍及黄梅县,尤以孔垅蔡山等地最为盛行。许多女青年待嫁前利用自纺的傣布,精心设计挑绣各种吉祥图案的头巾,赠与自己的恋人。黄梅挑花以它精美的艺术图案和明快的格调曾先后两次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北京人民大会堂的窗帘、沙发等室内装饰品就选用了孔垅东风服装厂工艺美术师设计制作的黄梅挑花。黄梅戏剧院还把它制作成舞台背景,更是朴素大方,别具一格,该舞台背景曾获“中国戏剧节”百花奖“舞台艺术金奖,并选送国外参加“第六届布拉格之春”舞台美展,获传统与现代舞美结合荣誉奖。自然资源 纪南镇境沉积地层完备,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并有经区域变质而大面积分布的变质岩系,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矿产131种,其中磷、红金石、硅灰石、石榴石、泥灰岩含量最丰富;铁、铜、石膏、岩盐、重晶石、萤石、石墨、金、汞、锰、钒、镍等储量亦很丰富。在矿床的组成成分上,一般伴生或共生有多种有益成分,如大冶铁矿,除铁矿外,还伴生有铜、钴、金、银等,可供综合利用。煤炭资源较少,质量较差。
纪南镇生物资源 纪南镇植被具南北过渡特征,既有大量北方种类的落叶阔叶树,也有多种南方种类的常绿阔叶树,同时又处在中国东西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区,便于邻近地区的植物成分侵入,是中国生物资源较丰富省份之一。纪南镇树种有1300余种,其中用材林约占一半。主要有马尾松、栎类、杉木、桦、楠竹等,经济林甚多,有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核桃、板栗和果树等。此外有野生动物570余种,其中20多种列为国家保护对象,主要为金丝猴、闽中羊、苏门羚、金钱豹、毛冠鹿等;药用植物1300多种,以党参、黄连、天麻、贝母等产量最大,并产名贵药材,是驰名中外的天然动植物园。发展思路 纪南镇人文景观丰盈,在纪南镇这块沃土上孕育了一代代英豪,明大文学家瞿九恩,革命先烈熊映楚、吴亮寅,现代著名神话作家周濯街均皆出生于此,长江流域第一龙——卵石摆塑龙出土于境内焦墩;唐代长吉县城遗址在郭林咀,晋代柘林寺修在徐密,相传有清代皇帝康熙留有真迹于寺。纪南镇晚渡,太白渔歌,黄梅古十景独占其二;禅宗五祖弘忍生于纪南镇,现有离母墩,会母寺遗址……,这足以证明纪南镇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纪南镇关山工业园区是湖北省乡镇企业示范小区之一,总面积2.5平方公里,园区内有各类企业23家,安置劳动力就业岗位5600个,是集化医、建筑建材、粮油加工、农资化肥四大品系,商贸加一体化的工业园区。纪南镇加大企业改制力度,提供优惠政策,买断企业产权,使园区内企业逐渐实行民营化,不日将来就成为湖北省民营企业的明星工业园区。 坚持经济发展,教育先行的原则。纪南镇加大对教育投入,累计投入110万元,用于扩建维修校舍2800平方米,改厕3000平方米,新建围墙1387延长米。纪南镇现有1所中学、8所小学,均达到区级花园式学校标准的要求。在校生近4000人。拥有市、区级骨干教师38名。被誉为农村的“108中学”的58中学多年连续被市、区评为中考优胜单位。2005年镇政府投资了600万元,将原中心小学和58中学合并,建立了6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对现中心校、腰十小学等村小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强化硬件配备,为纪南镇居民和流动人口子女提供高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