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镇:
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分布在东经114°46′—114°56′,北纬30°35′—30°42团风镇′西北与武汉市新州区毗邻,西南与鄂州市隔江相望,南与黄州区接壤,东与淋山河镇、方高坪镇、回龙山镇相交。紧依京九铁路,106.318国道,团黄公路,江北一级公路、大广北高速公路横贯腹地,具有长江优越的水运条件,是一个交通方便,四通八达的鄂东重镇。古时素有“小汉口”之称,为“三黄两圻罗麻广,安徽,河南连九江”的通衢大驿(即三省九县通衢)。现辖36个行政村,2个农场,3个居委会,总人口80450人,其中城区人口3.6万人。地貌地形 地层地质为白垩系一第三系东湖群和第四系,东湖群(K2—R)分布在王家团风镇坊、花园铺、铁铺等地,其岩性为红色砂岩,红色砂砾岩,粉砂岩。第四系为松散堆积物,分布在沿江、沿举水河岸湖区,其岩性主要为冲积砂土,亚砂土,冲积、湖积壤土,亚粘土和腐殖质淤泥。地形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滨临长江,举水河,有长江干堤7.3公里,举东大堤8.7公里。辖区内湖泊较多,主要有青草湖、占咀湖、杨汉湖、郑兴湖、河西湖、牛皮湖等湖泊,内长河纵贯南北26个行政村,方高坪大河自卢家河村入境,穿过黄土岗村、白鹤林村至观音墩村入长河,长河以西湖地从南至北按东西横向分别建有0—5号二级港,能排能灌,确保全镇农业生产旱涝保收。自然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冬冷夏炎,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团风镇水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为2082小时,日照率48%,太阳辐射总量每平方厘米111.17千卡。全年日平均气温为17.6°C,极端最高气温40.3°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2.2°C,一日内高低气温差都在10°C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77%,月平均相对湿度以3—6月最大,达到79%—80%,其余月份相对湿度均为73%—75%。年无霜期平均为261天,初霜日始于11月24日,终霜日止于3月16日—17日。年降雨量为1128.2—1369.2毫米,冬季降雨量为123毫米,日降雨量大于50毫米,秋季降水量为219.6毫米,冬季降雨量为123毫米,日降雨量大于50毫米的暴雨主要集中在6—7月份,雨日一般3—6天,雨量大于239.3——719.3毫米之间。高值年降雨量达到1805.4毫米,低值年降雨量780毫米,累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保证率为80%。团风属亚热带季风区,2月多偏北风,3—8月多东南风,9月到次年1月多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7米/秒,一般风力为2—4级,有时也有5—7级大风,8级大风极少。 团风属沿江平原湖区,部分为低丘岗地,海拔高程为19—36米,其地势平坦,土地面积大,土质松疏,土壤肥沃。土壤类型主要是潮土、水稻土两大类。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在2—3%的面积约70%以上,含量低于2%的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0%。土壤中全氮的含量中等偏多,含量在0.1——0.15%,土壤中磷、钾含量普遍偏低,近年来,农作物栽培实行配方施肥,磷钾含量有所提高,硼、镁、锌、硫、铜等微量元素开始大量应用于生产。土壤酸碱度比较适中,为微酸性和中性土壤,碱性土壤占20左右,是全县农业较发达地区。自然资源 主要为土地、水、林木、药材、蔬菜(南瓜)鱼类,家禽畜(鸡、鸭、猪)等,全镇有土地总面积25569亩,其中水田面积15608亩,旱地面积9961亩。全镇有芦苇13594亩,江滩面积23404亩。蔬菜面积1.2万亩,其中莲藕5000亩,南瓜2000亩,水产面积1.8万亩,意杨基地面积5000亩,是团风县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基础设施 团风交通得天独厚。京九铁路贯穿全境,长江黄金水道岸线9.5公团风镇里,拥有港口码头5个,西邻华中地区最大的水运口岸“武汉国际集装箱转运有限公司”(阳逻深水港码头),该口岸是按国际标准设计的专业集装箱码头,已建有海关查验区、监管库、保税区。在长江最低水位时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最终可形成年吞吐量120万TEU的装卸作业能力。“106”、“318”国道、江北一级公路和建设中的大广北高速公路在境内纵横交错,距武汉市汉口天河机场50公里,离武汉市武昌火车站不足50公里,黄州火车站、淋山河火车站仅10余公里,与泸蓉、京珠高速公路相隔仅30公里,可谓水、陆、空交通便捷,四通八达。 团风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现拥有11万KVA变电站2座,35KVA变电站及11万伏开关站6座,主变能能力在4万千伏安发上。县城区建有2家自来水厂,可日供水5万吨。全县拥有市(农)话交换机容量3万门、移动通讯、无线寻呼信号覆盖率达100%,图文传真、数据通信、DDN网、因特网等业务得到广泛应用。广播电视实现光纤传输、有线联网、转播节目40多(台)套。金融与保险来务面积开展。国内各专业银行和地方商业信用银行以及各保险公司均在县内设有分工办事机构。功能齐全的县政府宾馆、得胜宾馆等大型宾馆,具有高规格的对外接待能力。科教文卫 团风城区内有全日制中、小学校9所,理工中专1所,教学体系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团风中学是湖北省重点示范中学,在全国享有盛名。高考升学率每年能保证在90%以上,年年有升入清华、北大、中国科技大等全国著名高校学生。全县共有医院、防疫卫生机构100多个,拥有CT等多种先进的医疗检测设备,有一大批医疗专家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全县劳动力资源丰富,现行雇员工资300—800元/月。近年来,通过调整农村农业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镇,通过门类齐全的专业培训、技能培训,能较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各类技术人才需求,满足用工企业廉价招收工作之需要。旅游有海拨1040米的大崎山,接天山、龙王山避暑圣地,自然风景秀丽,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有“鄂东千岛湖”美称的牛车河水库和湖光山色的杨汊湖,有四面环水的罗霍江中洲尽显自然风光。有包惠僧。林育南、林育英、林彪、李四光、王亚南等名人名士的故里和他们的遗址。令游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团风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抓好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曾被省政府授予“楚天明星乡镇”。1996年5月18日,团风建县,团风镇即为共和国年轻的团风县城关镇,团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历届团风镇委、镇政府珍惜历史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区位优势,推进开放开发,明确以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商贸活镇、城建变镇、科教兴镇、依法治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团结拼搏,克难奋时,坚定信心,坚持改革,扩大开放,全镇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可喜成就。2004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7798万元,工业产值30235万元,农业产值7199万元,财政收入104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984元,保持了全镇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团风镇坚持以工业为主导,推进团风镇工业化进程。镇委、镇政府经过多次认真讨论,科学论证,果断决策,建设科技工业园区,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培植高新技术企业,嫁接改造现有企业,确立十个城郊发展工业重点村,稳步实施工业化示范乡镇。2004年,镇委、镇政府坚持“建园招商、聚商建园、项目兴园、企业入园、共谋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规划设计,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制定了团风镇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方案,规划面积480亩,于5月份动工,“六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320万元,拆迁房屋及附属物3000平方米,建成了全长1000米,宽10.5米,连接团黄公路和江北一级公路的园区水泥主干道,安装了水、电管网,为客户入园投资建厂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入园是建设工业园区的出发点。镇委、镇政府领导克服工作多,资金不足等困难,积极探索招商引资的办法和途径。全镇共组织外出招商考察12批次近100余人,接待外商、老板130多人次,截止年底,已引进项目11个,合同投资金额4035元,实际到位资金1445万元,其中投产项目7个,在建项目4个。落户工业园区的项目有4个:诚成纺织品有限公司、黄冈金凯利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城南水泥制厂、湖北通达橡胶制品厂,项目总投资额2100多万元,已投产项目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