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川镇:
历史沿革 梅川原为穈川,(北宋置穈川寨,“穈”字生僻,在方言中,穈、
梅川镇梅同音。“穈川”逐渐演变为“梅川”,旧称梅城。)历史悠久,在民间素有“先有梅城,后有岷州城”之说。梅川为古索西城址,据史书记载,后汉建初二年(77年),烧当羌寇袭陇西,围南部都尉于临洮(今岷县),车骑将军马防设奇兵破之,逐筑索西城。解放前属梅川乡辖,解放后属梅川辖区,1955年辖区内普遍成立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命名为红旗公社,1959年改为梅川公社,文革期间改为东升公社,1968年与马场公社合并后又恢复为梅川公社,1982年更名为梅川乡,2000年更名为梅川镇沿用至今。梅川因有梅姓人居住,改名梅川。资源产业 镇内海拔2260-27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5.9OC左右,无霜期川区125天,山区94天,年降梅川镇雨量达587.6毫米,梅川镇共有耕地55511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洋芋、蚕豆、青稞、燕麦;经济作物主要有当归、红芪、黄芪、党参、油料等。所产当归、洋芋、红芪、黄芪、党参均为全县上等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梅川镇地处交通要道,境内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商流活跃,自古以来就是“茶马互市”的重镇。是岷州四大集镇之一,自古就是中药材生产基地和工、农业产品的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