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潭河乡:
地理 武陵山脉的延伸,使得长潭河山峦起伏、层峦叠嶂,七姊妹山的环绕,更显得气势宏大、景观奇美。两条河流的奔腾——前河与后河的交汇,使得长潭河如闻其名、如见其形。交相辉映的山水,使得这个镶嵌在七姊妹山麓的璀璨明珠显得格外引人夺目。环境 优美的生态环境。放眼望去,长潭河全是绿色的海洋,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全乡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奇特的地形地貌结构形成了众多的自然景观。有绝壁孤峰秀丽的奇山异石,有类型众多、蔚为壮观的瀑布,到处是潺潺流淌、清澈见底的清泉。四季分明的气候和宜人的居住环境而使得长潭河被誉为“天然氧吧”。资源 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质结构和生态环境,造就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生物资源。有3500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原生珙桐(中国鸽子树)群落,为世界之最。有1500余种珍稀植物,258种珍稀动物,其中有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丰富的水能资源。地势的落差和众多的河流,赋予乡丰富的水能资源,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6万千瓦。贮量巨大的天然气资源。经勘查,全乡天然气资源达917.8亿立方米。丰厚的煤铁矿产资源。有长潭河、中间河两个铁矿区,贮藏量达1.1亿吨,含铁量为50%——60%。人文 独特的人文景观。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长潭河独特的人文景观。有宗教圣地中武当,有被誉为“华中药库”和“世界动植物基因库”之称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有宣恩八景之一的仙人洞和仙女池清,有山势如马头龙尾的龙马山,有形似仙童骑鹤的万岭山,有冬暖夏凉、清泉涌流的永水洞泉水,有全县第一个全县苏维埃政权遗址,有具有侗族特色的门楼、风雨桥和吊脚楼,有形如菊花、闻名遐迩的奇石——菊花石。
一山(七姊妹山)一水(永水洞泉水)一圣地(中武当)一石(菊花石)二仙(仙人洞、仙女池清)三建筑(门楼、风雨桥、吊脚楼),形成了侗乡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发展 从1986年长潭河侗族乡成立以来的二十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乡各族人民狠抓发展不放松,精诚团结、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