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乡:
湖北省鹤峰县五里乡乡镇概况 五里乡位于湖北鹤峰县东南部,毗邻五峰县湾潭镇,东邻湖南省石湖北省鹤峰县五里乡门县,西南分别与本县容美、燕子、走马接壤。全乡国土总面积378.8平方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全境皆为山区,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平均海拔1100公尺,是典型的二高山地区,兼有低山河谷,呈立体分布。五里现辖五里、瓦屋、紫荆、金钟、青山、杨柳、南村、水泉、十字路、寻梅、上六峰、下六峰、三路口、中坪、后坪、柏榔、潼泉、湄坪、红鱼、雉鸡、陈家21个建制村,16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352户,总人口22310人,其中农业人口21219人。全乡耕地面积34552.24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6亩。全乡耕地多呈小块盆地状分布于群山之中,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日照充分,雨量充足。适宜的自然气候造就了五里“农业大乡”的光荣称号。历史背景 “自汉历唐,世守容阳。”元至正十年(1350)设立四川容米洞军民总管府,自古容美设官之始,方有五里的历史记载。至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田土王在五里乡南村村设立行栈,即土司南府,当地经济文化进入鼎盛发展时期,此期间著名诗人顾彩自南村入容美,行至南村,见当地物产丰饶,而民风古朴,且食习简素时说:“物货很好,缺少佐料,不善烹调。”革命老区 五里革命老街位于五里集镇中心,在土司年代已经形成,清光绪年间,广商鹤峰县五里乡概貌林紫宸派员设庄采办红茶,往来商贾频繁。五里更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元帅率领的革命队伍在这里打土豪、分田地。1931年4至9月,是中共湘鄂边特委机关和湘鄂边五县联合政府所在地,建有红军被服厂、共青团湘鄂边特委机关、湘鄂边苏维运筹运筹埃商会合作社等,五鹤游击梯队、红军驻军旧址、收编川军谈判旧址等革命旧址保存完好。1992年被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4月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给这里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生活富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近几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五里乡两万多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建设“六大一强”县奋斗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为动力,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以10000亩烟叶、10000担茶叶、10000亩银杏、10000只山羊的“四万”工程基本形成,人民生活富贵,乡域财力不断壮大。人文古迹 五里乡当地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形成了浓郁的民间文化。地方戏曲有“满堂音”、“傩戏”,地方民歌有“号子”、“田歌”、“风情歌”,地方舞蹈有“跳丧舞”、“耍耍”、“扁担舞”等;地方古迹有土司田舜年始建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的百顺桥,桥碑上有田舜年撰写的本人康熙二十八年(1689)晋见康熙大帝的经过,还有道光年间建造于五龙山山顶的五龙寺、同治年瓦屋进士府,
湖北省鹤峰县五里乡地图位置还有位于南村的土司府南府旧址、位于湄坪五组的烽火墙,近代的文物有著名的五里坪革命旧址群。旅游景点 该乡旅游主要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