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官镇:
西汉官署名 。西汉在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城)设置,掌开采铜矿。主官有长及丞。地名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铜官陶瓷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陶瓷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他工商、文卫等企事业和集镇建设相应发展。镇区现有工业企业11家,中小学5所,医疗机构3所。全镇辖4个村民委员会,5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3万人。
铜官以陶业著称,从唐代开始制陶一直延续至今,历史悠久,其产品远销海内外,素与江苏宜兴、河北唐山、广东石湾、山东淄博并称全国“五大陶都”。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铜官镇及其东南瓦渣坪就形成上千生产的窑场(即长沙铜官窑),既有青瓷,又有白瓷,首创陶瓷釉下多彩新工艺,打破了当时中国陶瓷长期以来形成的“南青北白”局面,开创了后世陶瓷装饰艺术之先河。当时产品大量出口东亚、东南亚、西亚、北非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与越窑、邢窑齐名的我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铜官是唐代长沙铜官窑的重要窑区,现代铜官陶瓷工艺更是唐代长沙铜官窑陶瓷工艺的延续。以海旭、星光炻瓷、自力有限公司生产的日用、工艺、美术、建筑陶瓷远销海内外,发展趋势不凡,投资前景看好。历史 铜官镇历史文化悠久,历来有吴楚相争的吴楚桥,关羽大战长沙时的云母寺,唐代初创建的泗洲寺,杜甫的守风亭等。铜官也曾是湖南地下党组织的神经中枢,革命烈士郭亮揭开了我省工人运动的篇章。前景 铜官镇现代工业前景看好,2003年中国华电集团投资兴建长沙华电。位于铜官镇花实、华城村,计划装机总容量为2台60万千瓦机组和2台100万千瓦机组,首期投资52亿元,电厂主厂区用地876亩,配套用地有铁路专用线,进厂公路,循环水系统和灰场等2000多亩,预计首台机组2007年底发电。届时,将成为工业发展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