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湖南天气 > 长沙天气 > 宁乡天气 > 老粮仓镇天气
  • 白天
  • 晴转阴
  • 10°C
  • 东北风
  • 夜间
  • 晴转阴
  • 4°C
  • 北风
  • 紫外线指数:少发,无明显降温,感冒机率较低。
  • 感冒指数:较冷,建议着厚外套加毛衣等服装。
  • 穿衣指数:适宜,天气较好,适合擦洗汽车。
  • 更多生活指数>>
湖南长沙宁乡老粮仓镇未来一周天气预报(仅供参考)
  •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
  • 5月2日 星期五白天晴转阴高温 10°C东北风<3级夜间晴转阴低温 4°C北风<3级
  • 5月3日 星期六白天高温 12°C北风<3级夜间低温 1°C西南风<3级
  • 5月4日 星期日白天高温 17°C东北风<3级夜间低温 2°C北风<3级
  • 5月5日 星期一白天高温 19°C东风<3级夜间低温 4°C东风<3级
  • 5月6日 星期二白天晴转小雨高温 21°C北风3-4级夜间晴转小雨低温 7°C北风3-4级
  • 5月7日 星期三白天多云转晴高温 13°C北风<3级夜间多云转晴低温 1°C北风<3级
  • 5月8日 星期四白天晴转多云高温 11°C北风<3级夜间晴转多云低温 2°C北风<3级
湖南长沙宁乡老粮仓镇今天生活指数
  • 紫外线指数少发,无明显降温,感冒机率较低。
  • 感冒指数较冷,建议着厚外套加毛衣等服装。
  • 穿衣指数适宜,天气较好,适合擦洗汽车。
  • 洗车指数强,涂擦SPF大于15、PA+防晒护肤品。
  • 运动指数少发,无明显降温,感冒机率较低。
  • 空气污染扩散指数较冷,建议着厚外套加毛衣等服装。
老粮仓镇: 概况  老粮仓镇[1]位于湖南宁乡中部,楚江之畔,北靠长沙,南通娄底,东出韶山,西连桃江,总面积121.8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20个村,人口6.3万人。老粮仓镇老粮仓镇,历史源远流长,距今7000多年前这里就是人类集居场所,直至唐代,因朝廷在此建仓囤积官粮,而得名“老粮仓”。以出土文物为鉴,象纹青铜大铙,宫廷编钟等,无不象征着商周时期祭祠、军乐、宴享之文明鼎盛。文物之精美,足以让国内外考古界震惊。因此,老粮仓有“南中国青铜文化之乡”的美誉。老粮仓镇与时俱进,兼收并蓄,孕育了工农商贸旅游休闲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现有各类工商企业1400余家,产业涉及烟花鞭炮、皮革、制鞋、建材、机械、金银首饰加工、模具制造、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迅速。老粮仓镇人民政府审时度势,对城镇建设,道路修整,旅游景观开发、工业拓展、资源利用、工农产品贸易、科技发展作出了长远规划,并逐步加大财政收入,集中财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使之服务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大目标。老粮仓镇这块黄金宝地,正敞开大门,迎候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建设、发展……相信来日的老粮仓,一定会是湘中大地上—颗璀璨的明珠……资源  老粮仓镇与时俱进,兼收并蓄,孕育了工农商贸旅游休闲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现有各类工商企业1400余家,产业涉及烟花鞭炮、皮革、制鞋、建材、机械、金银首饰加工、老粮仓镇模具制造、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迅速。老粮仓镇人民政府审时度势,对城镇建设,道路修整,旅游景观开发、工业拓展、资源利用、工农产品贸易、科技发展作出了长远规划,并逐步加大财政收入,集中财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使之服务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大目标。青铜文化  老粮仓镇域内大量的青铜文物的出土,其数量规模堪称国内之首。1959年,双田村农民喻贵生发现了象纹大铜铙,同时出土的还有虎纹、编钟、九碗铜等青铜器皿。1993 年在原老粮仓乡双田村师古寨出土的编铙是现藏年代最早、最为完整、现在仍能演奏的乐器,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地展出,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并赴欧美展览。2001年,洛湛铁路的修建,在工程进入老粮仓镇境内时,又推动了青铜文化史上又一次重大发掘。桥梁村洞嘴冲发现了极大的战国墓群,出土战国铜剑等。这些青铜器的发现,无不象征着商周时期祭祀、军乐、宴享之文明鼎盛。文物之精美,足以让国内外考古界震惊。老粮仓镇于2002年12月被县人民政府授予“青铜文化之乡”的美誉。经济发展  老粮仓镇目前已经启动200万元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6个,争取省、市、县发改部门立项项目6个,立项资金超过2000万元。启动的6个项目中,竣工项目1个,在建项目5个老粮仓镇,实现投入1550万元。   活动开展后,老粮仓镇迅速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工作目标、要求、措施等作出了更加明确的部署。党政班子全体成员和部分镇联村干部立即下企业调查走访,与企业主进行面对面交流,发现企业各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21个工作日的扎实工作,服务项目、企业7家,已成功为2家企业解决问题3个,包括石清矿石加工厂的用地、用电问题,毛公桥玩具厂的用电问题。为三个在建项目解决具体问题8个,包括老井公路的施工环境问题、用地协调问题、工程监理问题;唐市集镇建设的施工环境优化和国土发证问题;村部建设项目的用地、施工队伍选定、工程监理问题等。农业发展  老粮仓镇占地200亩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老粮仓镇成功地引进并扩大了2000亩豫薯基地,培育了3000亩的盛湘米业优质稻基地和金利村双孢蘑菇生产基地。充分发挥生态科技养殖协会的服务功能,扶植了一大批种养基地,毫明村黑山羊基地养殖大户达10多户,养殖规模达2000头,洞冲村肉牛基地养殖大户达10多户,规模达200头。红熬村瘦肉型猪养殖大户王桂华的种猪养殖场存栏种猪113头,年出栏瘦肉型猪近1000多头;2003年老粮仓镇出栏牲猪7万头,其中瘦肉型猪近5000头,尚存栏瘦肉型猪2000头;镇域内4家肉食加工冻库,全年产值达1.2亿元,产品加工后运销广东、上海等地。特色产业  老粮仓镇素有“中国金银首饰工艺之乡”的美称,老粮仓镇的首饰加工业(俗称“打章子”)规模庞大,闻名遐尔。 一是渊源早,历史悠久。据传唐市的首饰加工起源于老粮仓镇宋代,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多少年来,老粮仓人民以“打章子”作为外出谋生和淘金的主要途径,以此来养家糊口、发家致富,“打章子”的工艺因此代代相传、经久不衰。二是从业人员多,队伍庞大。据初步统计,老粮仓镇共有8000多人从事金银首饰加工,占老粮仓镇总人口的近六分之一,从事金银首饰加工的人员,年龄结构多样,老、中、青结合,其中尤以中、青年者居多。“打章子”的队伍庞大,其中“亲友链”从业者不少,即在亲戚、朋友带动下从业者不胜枚举,从而形成了巨大的“亲友链”连锁反应。三是工艺精、形式多样。老粮首饰加工闻名的另一重要原因,还在于它的工艺精细,形式多样,品种繁多。老粮首饰加工主要包括模具生产、刻章、首饰成品加工等,其中刻章工艺历经了刻木章、然后刻铜、铝章等“进化”过程,首饰加工的种类有黄金、铂金、白银等,制作的成品工艺精细、造型新颖美观。四是效益高,收入可观。据调查统计,从事首饰加工业的从业人员。年平均收入达2万元,包括外地创业者的收入在内,镇区内一年的首饰加工总值近1.5亿,创造了可观的效益。五是泛围广,影响深远。出处打章,自立经营首饰加工的老粮创业者,遍及全国除西藏、青海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足迹遍布全国各省区大中城市,甚至远出国门。“章子客”们将传统的打章工艺“打”到了俄罗斯、蒙古、越南、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打”出了老粮仓的名气。社会活动  老粮仓镇政府组织召开专题会议4次,出动宣传车12台次,集镇悬挂各种宣传横幅100多条,成功调解处理各类民间纠纷93起,调处成功率为97%,并无一例民转刑案件发生;派出所共立案103起,破获案件101起,其中重大案件3起,比去年有明显下降,协助法院执行案件17件,其中两会收欠案件14起,收回老欠3.56万元、收回农业税12万多元,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37人,其中刑事拘留32人,治安拘留70人,摧毁犯罪团伙6个,老粮仓镇认真组织以清理镇域内“毒鼠强”和“瘦肉精”为主的重点整治行动,确保了一方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维护了地方形象。[镇机关建设竣工投入使用]为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办事,提高地方政府形象和工作效率,2003年,镇政府投资550万元对老政府机关进行全面改建,改建后的新机关分办公楼、住宿楼、食堂、绿化带、门楼五个部分,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于2003年12月14日圆满竣工并投入使用。教育文化  加大了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投资70万元新建了老粮仓中小门楼,投资200万元新建了老粮中学综合大楼,全年老粮仓镇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86%,残少儿入学率为86.36%,小学毕业率为100%,初中毕业率为99.32%,初中学生辍学率仅为0.79%,教育工作名列全县先进行业。老粮仓镇对13760名育龄妇女进行了4次普遍性孕前检查,老粮仓镇累计出生785人,其中计外出生17人,落实5项手术713例,优生遗传检测502例,申办保险41080万元,基本稳定了低生育水平,实现了全年手术安全无事故,老粮仓镇计生率达98.5%。
老粮仓镇天气新闻
老粮仓镇周边地区天气预报
老粮仓镇景点天气预报
精选问答
春节祝福语
老粮仓镇生活信息
  • 老粮仓镇邮编查询
  • 老粮仓镇企业黄页
  • 老粮仓镇邮编查询
  • 老粮仓镇火车时刻表
  • 老粮仓镇汽车时刻表
  • 老粮仓镇公交查询
老粮仓镇今天天气预报 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2010-2016 天气网(TianQiWang.org)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