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桥乡:
乡镇简介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省道S211线横穿境内。有中学1所,小学4所,幼儿园2所,综合性的乡卫生院1所。乡 政府驻地庙湾村,庙湾村有两条主街,街道发展日新月异,乡村农业高标准新建了农贸大市场,市场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内设摊位近400个,是一个农副产品及小商品交易的综合性大市场。产业结构调整见成效。形成“生猪养殖、林业生产、甘薯种植加工”三大产业。生猪养殖业异军突起,规模养殖专业户200余户,在全县屈指可数,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有10余户,初步形成庙湾、诸前、马迹三大养殖基地。2003年造林4600多亩,林业资源丰富,涌现了许多个人造林的典型,有7户农民个人造林在百亩以上。甘薯连片种植,形成规模加工,逐渐走上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历史沿革 砖桥乡驻地近处溪水上昔有一桥,古青砖砌成,故名砖桥。原属湘潭县,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61年属砖桥公社,1965年划归株洲县,1968年并入朱亭公社,1984年改砖桥乡。产业结构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省道S211线横穿境内。有中学1所,小学4所,幼儿园2所,综合性的乡卫生院1所。乡政府驻地庙湾村,庙湾村有两条主街,街道发展日新月异,高标准新建了农贸大市场,市场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内设摊位近400个,是一个农副产品及小商品交易的综合性大市场。产业结构调整见成效。形成“生猪养殖、林业生产、甘薯种植加工”三大产业。生猪养殖业异军突起,规模养殖专业户200余户,在全县屈指可数,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有10余户,初步形成庙湾、诸前、马迹三大养殖基地。2003年造林4600多亩,林业资源丰富,涌现了许多个人造林的典型,有7户农民个人造林在百亩以上。甘薯连片种植,形成规模加工,逐渐走上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农业产业方面。继续发挥“生猪、林业、甘薯”三大产业优势。生猪养殖规模日趋扩大,养殖大户成倍增长,成为全县两大生猪产出基地之一。生猪定点屠宰准备工作有序开展。年内率先在全县完成林权林地换发证工作。株洲市民生薯业有限公司的落户有力推动了淀粉加工业的形成。基础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年内西冲、太田、铁沙、曲尺、诸前五村水泥公路建设竣工,全乡村级水泥公路总长将达23公里,除杉木桥和穿石村外均实现通水泥公路。对乡机关办公楼进行全面装修,重新合理划分了办公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