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塘乡:
简介 板塘乡1956年置板塘乡,1958年属河东公社,1961年改板塘公社,1984年复置乡,人口2.1万。乡政府驻板马路。107国道、湘黔铁路、长潭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辖建设、云和、法华、月华、集体、农联、象形、新农、光华、五一、板塘、摇钱、西塘、国强、新华15个村委会和向阳农场。乡镇企业有纺织、建材、电线电缆等厂。农业主产水稻。 2008年9月,板塘乡《关于发放村级干部退休补助的规定》正式实施。根据新规定,板塘乡政府每年将拿出16608元来补助村级退休老干部,比以前补助标准提高了38%。村干部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为辖区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板塘乡政府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加强村级干部工作,认真研究和解决村干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真正做到政治上尊重村干部,思想上关心村干部,生活上照顾村干部。为使广大退休村干部能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成果,经乡人大提议,板塘乡党委专题研究通过了《关于发放村级干部退休补助的规定》,对全乡退休村级干部待遇提出了具体落实措施,新《规定》扩大了退休村干部补助范围,提高了资金补助水平,为广大村级干部吃上了定心丸。该《规定》的制定出台,解除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增加了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经济概况 板塘乡按照“三个基本”要求,突出牲猪、花卉苗木、蔬菜、奶牛四大重点产业,紧紧围绕产品质量调优、t经营规模调大、产业链条调长、经济效益调高做文章,形成了以马鞍、光华村的花卉苗木生产,以正江、国强村的无公害蔬菜种植,以蒿塘村的菜藕栽培,以和平村种养综合开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格局。板塘乡基本达到了“三个基本”要求,板塘乡被评为全省花卉苗木之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形势很好,伟鸿食业、湘闽鸭业、远山乳业、汉德利饲料等企业年销售额都在1000万元以上,带动了全乡农业的发展。2002年,全乡农业总产值2.44亿元,比上年增长5.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达到3944元,经上年增长5%。
2002年,全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4亿元,比2001年增长13.8%。全乡市场活跃,共有商业、饮食服务机构10429个,有专业大型和综合市场15个,乡村集贸市场16个,初步形成了以大型综合市场为主体,以城乡集贸市场为骨干的市场网络,年商品销售总额稳定在10亿元以上。其中金三角摩托车批发市场的交易额占到了中南地区的批发交易总额的70%以上。红旗商贸城、长株潭大市场、省农资大市场等大型商品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市场逐步升温。特色产业 在便利的城郊优势带动下,板塘乡的特色农业发展得有声有色,可谓远近闻名,这里的农民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走进板塘乡板塘村、五一村、新农村、西塘村等村子,大大小小的养鱼池随处可见,密密麻麻的金鱼在池子里活蹦乱跳,五一村谭家组的黄炎兵夫妇养金鱼有七八年时间了,规模从最初的几个小水池已扩大到10多个水池.每个水池都有10多平方米。颇有意思的是,为扩大规模,黄炎兵不仅在池塘里养金鱼,甚至还将金鱼养到了屋顶,他家80多平方米的屋顶也被其改造成了养金鱼的好场所。黄炎兵介绍,他家的金鱼品种有鹤顶红、花狮头、红狮头、墨龙、花龙等10余种,还有锦鲤等观赏鱼品种,每年可出鱼两三万尾。“由于乡的观赏鱼远近闻名,销路肯定不用愁,广西、邵阳、长沙、株洲等省内外城市许多人都抢着来进货。”黄炎兵自豪地说,而观赏鱼每年给家里带来的收入也不菲。尝到甜头的黄炎兵夫妇并不满足于此,已经打算辞去工作,再扩大两亩地的规模,全心全意来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