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
旧称京剧界的从业人员为“梨园行”。因为唐代的李隆基(唐玄宗,唐明皇)酷爱歌,舞将宫廷中的歌舞伎集中在梨园,学习歌舞,戏曲,以供宫廷宴乐,这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培训戏曲歌舞演员的场所,除了请专门的人士来教习,还请当时有名的文人雅士为他们编撰节目,象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贺知章等人都为梨园编写过节目。这里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集歌、舞、戏于一体的练习场所。所以京剧界追本溯源,称这一行业为梨园行。相传李隆基是戏曲界的祖师爷,京剧界并当作老郎神的偶像供奉,其来源亦本于此。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可知“梨园”为玄宗时宫廷所设。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