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陂镇:
简介 衡阳县辖镇。1952年成立演陂乡,1956年红荷、黄石、河泉3乡并入,1958年属先锋公社,1959年改演陂公社,1984年复改乡,同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4里,面积8演陂镇7.2方公里,人口4.2万。镇政府驻镇街道中。衡邵公路、1814线穿境而过,演陂河依境而流。辖演陂桥街,车站2个居委会和五一、罗官、车站、上桥、西岭、德胜、鲁陂、上吉、百花、红荷、康田、新塘、江边、油冲、栗山、石塘、油溪、海山、白石堰、埠头、木瓜、楠木、鼓岭、将军、大川、余盛、尤芎、六塘、清泉、方工、饶坳、黄石、河泉、黄金、陇头、寺冲、财源、杨家、千工塘3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纸带、化工、鞭炮、机砖、陶瓷、补胎、毛笔、石灰、水泥、预制等厂。农业主产水稻、油菜、柑橘。农业 生产演陂镇稳定发展。主产稻谷、棉花。汕菜等。养殖业发展迅速,牲猪年出栏3万头,产鲜鱼20万公斤。彻底消灭了宜林荒山,全面实现了绿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镇传统单一的农业经济正向以农业为基础,工、商、运、建、服综合经营,全面发展过渡。以民营企业为龙头,农、工、贸一体化经济格局正在形成。以石灰石、陶土为原料的建材加工业正在崛起,主要骨干企业有华大水泥厂、水泥建材厂、石灰厂、红砖厂、陶器厂等,成为蒸湘大地名符其实的建材之乡。设施完善 镇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路交通四通八达。1814省道贯穿全镇,直通娄底的1822省道在镇政府驻地与1814线呈“丁”字形交汇,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城镇建设初具规模,自来水,变电站,满足了全镇日常生活需求。通讯设施先进,已开通1000门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商业网点齐全,市场交易活跃。广播电视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有线电视台、广播电视差转台各一座,为充分利用当地矿产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镇政府积极外引内联,广集闲散资金,努力促进全镇经济登上新的台阶。村级调解 2008年初,衡阳县演陂镇党委政府明确今年人民调解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为确保“奥运年”演陂镇的社情稳定,要充分发挥村级调解组织作用,做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镇”,确保一方平安和谐。在演陂司法所的大力宣传和指导下,各村调委会认真排查各类矛盾纠纷、上访案件,做好预防工作,并及时处理新的矛盾纠纷。 2008年5月1日,正值“五一”劳动节假期第二天,演陂镇千工村石冲组村民李红英乘坐方工村守玉组刘小红的摩托车,车行驶至方工村杨塘组地段时,发生车祸,李红英被当场摔死,演陂镇得知消息后,千工村调委会主任吴礼甫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一面安抚死者家属,一面与车主亲属及方工村调委会主任龙寿生取得联系,在事态初步稳定的情况下,吴主任及时提出双方于2008年5月2日上午到千工村就死者善后事宜进行调解,得到大家认可,2008年5月2日,在千工村调委会与方工村调委会的共同调解下,车主方态度诚恳,愿意接受各项合理费用的赔偿,死者家属也高姿态,放弃了一部分合理诉求,最终双方达成了由车主刘小红负责死者丧葬费用及一次性赔偿死者家属1.5万元的赔偿协议,一起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纠纷在村调委会的努力下,及时调处并成功化解。
2008年以来,演陂镇39个村调委会共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6起,有效地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特色产业 岳屏镇名都山庄始建于1997年元旦,位于衡阳市南郊岳屏镇内,6、12、46公交车可直达。在衡阳市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指导下,筹资金500万元,将160亩不毛之地建设成为以度假、休闲、娱乐为主,养殖、种植为辅的综合性山庄。 名都钓鱼休闲农庄位于衡阳市雁峰区岳屏镇前进村七组,距衡阳市中心约15公里。山庄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占地面积160多亩,鱼塘水面面积70多亩,建筑面积40000㎡,有养猪栏舍150余间,存栏母猪80余头,年出栏牲猪1500余头,年养各种鲜鱼约20万尾,果树种植面积70余亩,各季名优水果达10余品种,大部分已挂果,总投资达600万元,是一个以养猪、养鱼,种植名优特种水果为主导产业科学管理 2008年以来,衡阳县委、县政府在开展乡镇“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针对乡镇干部目前普遍存在的作风漂浮、理论不明、政策把握不准、农村实用技术不熟等问题,在全县乡镇干部队伍中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对乡镇干部实行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考试和工作实绩、作风转变、为民办实事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