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溪镇: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甘溪镇 甘溪镇位于旬阳县城以北十九公里处,西康铁路、102省道纵横全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特色产业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工业经济发达,是一个集农、工、商、贸于一体综合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一个镇。全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属山地和川道地形区,辖11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5131户,16560人,耕地面积25309亩。 近年来,在旬阳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和谐稳定、突破发展”两大主题,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集镇增容”三大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镇、工业强镇、产业富镇、文化兴镇”四大战略,强力推进“特色产业、工业经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社会事业”五大突破,实现了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34元,实现财政收入208.99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均名列全县前列。 特色产业鲜明。全镇形成了以烟、桑、菜、畜、姜为龙头,粮、林、果、劳务输出为补充的农业特色产业,为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一村一品”和强村大户建设为抓手,着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专业户、专业村。目前全镇已培育出十字岭、大岭台两个畜牧产业“一村一品”示范村,桂花树、施家坡、大岭台三个烟草产业“一村一品”示范村,袁湾蔬菜产业“一村一品”示范村。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今年8月份,省委副书记王侠来旬视察时,曾给予我镇高度的评价。 工业经济发达。全镇现有企业2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初步形成以农机具加工、生物化工、水泥建材、矿产采选、水电能源为主体的工业发展格局。2007年实现乡企总产值1.36亿元,销售产值达到1.14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900万元。旬阳县新农机械厂建厂20余年来,立足山区农业实际,以服务“三农”为方向,研发出二十余种实用新型、外观新型的农机具,为山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曾受到原省委书记李建国、副省长王寿森等领导的高度评价。恒源生化有限公司、秀山龙特种水泥有限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双赢”。 文化底蕴深厚。上世纪80年代初,袁湾村曾出土过距今200万年前的象牙化石,全镇至今保存有秦汉遗址、南北朝墓群,古栈道、明清建筑等11处级县级以上保护文物。保存完整的花鼓、道情、小戏、皮影等民间曲艺,剪纸、根雕、编织、刺绣、木雕、木器等传统工艺丰富着群众的生活,独具地域特色的婚礼、殡葬文化和健康淳朴的风土人情,烘托着小镇的安宁、祥和和温馨。我镇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加大文化资金投入,村村成立了村民自乐班,村村建起了惠民书屋,逢年过节,茶余饭后,劳动间歇,广大村民唱起来、跳起来、乐起来,舞动了乡村,唤醒了沉寂的大山。 基层组织健全。全镇共有27个党支部,615名党员,近年来,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党员“双带”、“三联共建”、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明显增强,党支部不断向各类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合作组织延伸,有力地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村组干部活力增强,一大批年富力强、文化层次较高、外出务工能人走上村级领导岗位,全镇村组干部平均年龄45 岁,高中以上学历占干部总数的40﹪, 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基层政权不断得到巩固。 面对新的形式和发展机遇,全镇上下团结一致,求突破、盼突变、争进位,干事创业能力明显增强,镇党委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陕南强镇”的奋斗目标,并提出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个亿,财政收入达到500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目标。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届的关怀帮扶下,定能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乡镇概述 甘溪镇位于蒲江县西北部,地跨临溪河坪坝及大、小五面山浅丘。镇域东邻大塘镇、大兴镇,南连名山县茅河乡,西靠名山县黑竹镇、廖场乡,北接邛崃市临济镇,有“西来成都第一镇”之美称。甘溪镇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6.5公里,幅员面积29.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7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350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475公顷。2005年,总人口11150人,其中男性5858人,女性5292人,农业人口10349。人口密度369人/平方公里。现我镇辖明月、泉滩、藕塘、新民、箭塔5个行政村和1龙泉社区。镇政府驻龙泉社区,距县城23公里。
甘溪镇,镇政府所在地龙泉社区(原甘溪铺),历史上是内地进出西藏要道上的一个驿站,现国道318线(川藏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段总长6公里。全镇村村通水泥(柏油)路,总长14公里。拥有小车20余辆,载重汽车、农用运输车100余辆,各型摩托车2000余辆。建有移动电话网基站2个,电信小灵通基站1个。全镇村村通电话,有座机电话2100部、无线电话机1700部。有小型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60千瓦。场镇建有日供水600吨自来水厂1个。完成镇村两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有4个村卫生室达标,镇村卫生院(室)全部实现药品配送,镇卫生院改造项目已建成投用。场镇建有闭路电视站1个,用户可收看43个电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