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流镇:
城镇简介 霞流镇在湘江和米水环抱之中,历来水路交通便利、繁忙。因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在境内穿梭而过,霞流镇车行半个小时到衡东、衡阳,两个小时至省城长沙。境内地势平坦,水泥公路村村相通。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霞流人民发扬“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向导、特色兴农”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加快步伐,保持全镇经济快速发展。一是粮食生产产量高、质量优、效益好。霞流镇的水田多,最多的村人均2.3亩,历来种植水稻并有较好的耕作方法。2005年全镇水稻总产36710吨,创历史最高。探索出“公司+党支部+农户”的生产模式,创建了以李花、宋桥为中心的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霞流镇因此成为衡阳金雁米业的主要供粮基地。2006年,中央1号文件拉开了全国建设新农村的序幕,衡东县强借东风,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副职任副组长、相关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衡东县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衡东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衡东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扶助实施方案》,选定了28个行政村作为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重点帮扶。
为帮助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迅速开展工作,全县组成了28个工作队分别进驻各示范村,每个工作队确定一名县级领导挂帅,选取3-4个资金实力雄厚的县直单位作为后盾单位,选调3-4名年富力强的机关干部作工作队员。通过加大领导力度、增加财政投入、后盾单位帮扶、示范带动等措施的落实,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热潮。衡东县坚持以先进的文化武装农民的头脑,大力倡导农村文明新风尚。广泛开展了文明家庭、文明卫生示范户等创建活动,开展了“新农村、新女性”的主题活动、廉政文化进农村教育等活动,大部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立了村图书阅览室、体育健身房、巾帼腰鼓队,建起了广场和公园,经常性开展一些有益活动,活跃了农村文化,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