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郊乡:
1、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市郊乡 市郊乡位于枣庄市政府驻地四周,南与峄城区坛山办事处接壤,北与齐村镇相连,西与永安乡毗邻,东与西王庄乡交界。东西最大距离为6.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为9.7公里,呈船形狭长体,实际面积为46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670公顷。该乡主要农作物 有小麦、玉米及杂粮。近几年通过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各类名优特稀经济作物纷纷在该处引种、落户,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例2∶8。全乡现有总人口5.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下。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藏族、 傣族,人口为89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8%。居民姓氏有李、张、王、刘等157个,其中李姓最多。市郊乡经济总收入名列 枣庄市市中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首位,两个文明建设多年来均走在全区的前列,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历年来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全省第二届百乡百镇双文明建设竞赛明星乡镇;国家农业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国家农民体协授予的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文明乡镇、个体私营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等。第一产业 该乡为发展高新农业,实行种植结构调整,该乡发展冬暖大棚240个,新扩大葱5000亩,芸豆拱棚1000个,同时投资400多万元, 新建了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一处。示范园引进8个国家和地区的67个名优稀特瓜菜新品种,亩均产值1.2万元。经过几年的调整和示范园的带动,到2000年底,粮经比例由原来的8∶2调整到2∶8,初步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高效城郊型农业生产之路。此外,在养殖业方面,继续依靠“围城”优势,大力发展“为城”养殖。建立了大规模的奶牛场5个,奶牛专业户70家;拥有规模饲养小区8个,联办养殖场10个,各类养殖专业户262户, 肉蛋奶产量达到3080吨。在林果发展上,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环境绿化和林网化种植,大搞盆景开发和大棚花卉种植,其中东山阴村村民培植的石榴盆景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荣获特等奖。至2000年底,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5250万元。第二产业 该镇由单纯的农业不断向工企业转化,大力发展焦炭、煤矿、碳酸钙、缸砖、水泥、电子、木材、服装等产业,成立了建筑公司、汽车运输队、供销公司等乡办企业。在企业改革上全面推广了“先股后租、股租结合”的改制办法,制定了“十项管理”、“阳光工程”、“两创一高、树形象”等管理措施。2000年全乡共有工企业项目134个,其中村居企业116个,从业人员3200人;年末固定资产1.8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5亿元。共建立基层科研机构27个,厂矿科研所6个,取得科技成果14项,其中8项达到国家先进水平,6项达到省、市先进水平;获市科技进步奖8项,获国家、省、市颁发的新产品奖3项。恒久集团1997年被中国建筑工程协会授予全面质量管理优秀奖--“金屋奖”,连续四年被山东省建工局授予“省级优良施工现场”等荣誉称号。第三产业 先后建起了利民农贸市场、鲁南建材批发市场、果品批发市场、服装小百货批发市场、枣庄鲁南商城和商业街,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宽松的发展空间。至2000年底,全乡个体工商户3260家,私营企业58家,其中利税达到30万元的个体私营企业及各类养殖专业户67家, 利税超过100万元的民营企业达到14家。 全乡个体私营经济总收入完成4.6亿元,完成增加值9650万元,实现利税3280万元, 安排就业人员1.6万人。该乡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个体民营经济先进单位。该乡工商联连续四年被市工商联评为先进基层商会,12个村居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经济强村,8家民营企业被区科委指定为全区科技示范企业,4家民营企业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全市百强民营企业。科教文卫 全乡有小学12所,在校学生3529人;中学1所,在校学生853人。各校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及学校内部设施和软硬件建设均达到了省级标准。到2000年共有463人取得农业初级、 中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并引进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75名,其中高级职称11名;取得科技成果14项,其中8项达到国家先进水平。该乡已连续八年举办春季农民运动会 设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长短跑等十几个比赛项目;连续11次参加市中区举办的“丰收杯”篮球比赛,均拿到一、二名的好成绩。体育竞赛已形成常规和制度。各村(居)和各大企业也都设立了篮球场和乒乓球室等体育活动场所及晨练点等。1991年9月12日,国家农业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国家农民体协联合授予该乡“亿万农民体育健身先进乡镇”称号。各学校均按标准配备了体育器材和专业教师,每日坚持“两操一课”制度,每年都举行大型田径运动会,涌现出一批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体育人才。大事记 1925年,山阴村大绅士武章创办峄阳中学,是峄县境内最早的一处私立中学,至北伐军入境前夕停办。
1936年冬,中共枣庄中心支部成立,是枣庄市郊最早的一个党支部,李微冬任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