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石江镇:
地理位置 粗石江镇地处湘桂走廊孔道上,西以龙虎雄关扼都庞、萌渚二岭之咽喉,历代以来是江永县西南边陲基层政治活动中心及兵家必争之地。省道325线穿镇而过,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粗石江镇地址
粗石江镇辖:上街、下街2个居委会;古调、小古漯、仙姑塘、清溪、清溪源、黄金山、下禾洞、粗石江(由廻龙村、兴隆村、清江村、三个自然村合并组成)、槐木、石螺营、矮寨、鸡咀营、城下、叠楼、宋村、桂阳、新合、人字坝、竹根塘、道塘、白土、八十工22个村委会。自然气候 粗石江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9.2℃,平均温度高于全县平均值1℃,全年无霜期326天,平均年日照时数1453.6小时,年降水量1557.7mm。土质深厚肥沃、气候湿润、水源充足,可利用土地面积广,具有发展水果、蔬菜等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历史沿革 粗石江镇清代为永川乡十九都及清溪古调二瑶之地;解放后,1950年属第五区管辖,1955年6月改以驻地命名粗石江区,1956年5月撤区并乡,改为粗石江乡,1958年成立粗石江公社;1961年7月恢复区建制后,分为粗石江、城下、黄金山、下禾洞四个人民公社,属桃川区管辖。1966年“四清”运动后,撤区并社,原粗石江、黄金山、下禾洞三个公社合并为粗石江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建制,建立乡人民政府,粗石江设镇,并另立清溪瑶族乡[1],1995年“撤乡并镇”,由原粗石江镇、城下乡和清溪乡合并而成。自古以来,粗石江镇就是湖广两省边境上的贸易重镇,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边贸市场年交易额均在1.2亿元以上。经济特色 粗石江镇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同时,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畜—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初具规模,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形成以香柚、夏橙等特色水果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格局,水果、蔬菜的生产、销售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全镇香柚、夏橙等水果种植面积达22832亩,香芋种植面积11081亩,年产量分别为2.5万吨、1.2万吨,产值3240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平增收1400元。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先后引进了资金建设大泊水选矿厂、宋村小水电站、清溪源小水电站、粗石江大市场。其中粗石江大市场已建成投入使用,清溪源水电站也已并网发电,大泊水选矿厂建成当年就创税55万元。特产简介 香柚:明代引种,经过数百年的精心选育栽培和套带、生物防治香柚等多种途径,有效地避免了有机磷的污染,是经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定的绿色食品。江永香柚不仅果大、皮薄、肉嫩、核少、甜酸适度、营养丰富,而且树叶、果皮果肉都浓郁芬香,被誉为“水果之王”。果肉似白玉,厚实汁多,清香嫩脆,带有蜜味。据测定,内含可溶性固形物15.2%,总糖13.86%,总酸0.28%,每100克果汁含维生素C158.1毫克。具有降血压、助消化、止咳化痰、健脾、通便之功能。柚皮可作蜜饯,花、叶可提炼芳香油,柚汁可做成饮料罐头。鲜果可贮藏180天以上,有“天然罐头”之美称。1995年江永县被评为“中国香柚之乡”。1999年和2000年,江永香柚连续在湖南省第一、二届农博会上获得“全省名优产品金奖”;1999年,江永香柚被湖南省政府授予“湖南十大名优农产品”称号,同时被中华水果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2005年,“永明”牌江永香柚商标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经过多年努力,粗石江镇已成为江永县最大的香柚主产区民间文化及文物胜迹 打油茶:粗石江镇广为盛行的饮食文化,油茶有驱寒打油茶、解乏、祛痧的功效,“粗石江油茶”成为江永饮食文化的一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