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伞镇:
凉伞镇位于新晃县西南。1953年至1955年设凉伞镇。1956年改为乡。1958年9月,撤乡建立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公社为乡。全乡有17个村,188个组。总面积99.86平方公里,有耕地16533亩。1989。主要经营农产品、农具、食品加工和商业、服务业。主要特产有油菜、玉米、马铃薯、凉伞猪、凉伞豆腐等。
乡镇府驻凉伞,距县城63公里。唐代为晃州羁縻州州治。清乾隆元年(1736),设凉伞通判署。乾隆六年(1741),设凉伞讯外委把总署。嘉庆二十二年(1817),设凉伞巡栓司署。民国初,为第五区公所、凉伞乡(后改为良知乡)公所驻地。解放初,为第四区人民政府驻地。民国25年,凉伞集上有居民100户,其中商贩25户,从业人员112人。民国末所,商店发展到48户,1950年,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和土匪纠合一起,趁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之机,在凉伞城立“晃县政府”,企图与人民政府对抗。195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凉伞,消灭土匪,凉伞人民重见天日。同时建设第四区人民政府。1951年2月,国营晃县贸易公司在凉伞开设商店。1952年建立凉伞供销合作社。现建有初级中学、完全小学、卫生院、文化站、工商所、税务所、银行营业所、粮站、农业技术中心服务站等机构。自1958年8月晃凉公路通车,工业业发展很快,市场繁荣,为县内第二大农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