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溪镇:
1.福建省闽侯县荆溪镇基本概括 荆溪镇位于福建省闽江中下游,地处福州西部闽侯县城东部,东与福荆溪镇三叠井森林公园州洪山镇交界,西与县城甘蔗毗邻,南临闽江与上街镇、竹岐乡隔江相望,北与福州江洋农场接壤。甘洪路、101省道、外福铁路以及规划中的福州三环路穿境而过,镇政府所在地荆溪村距福州市中心16公里,距闽侯县城6公里。全镇下辖17个行政村:荷洋、仁洲、六墩、关西、关中、关东、埔前、关口、荆溪、港头、溪下、光明、桐口、古山洲、厚屿、永丰、桃田,总面积131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
全镇地势北高南低,西北、东南两面群山屏蔽,中南为平原。关西村海拔887米的排排山为最高峰。境内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霜期短。耕地总面积2.98万亩,林地总面积11.69万亩,森林覆盖率61.8%。历史沿革 1958年置荆溪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镇。1997年,面积147平方千米荆溪镇,人口4.3万,辖荆溪、仁洲、六砿、关中、埔前、关西、关东、荷洋、南山、洽浦、昙石、港头、溪下、光明、桐口、厚屿、古山洲、桃田、关口、永丰20个村委会。 [1]经济发展状况 荆溪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福州东扩南移西拓战略机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经济建设取得可喜成就。特别是2002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在原有基础上,根据全镇地理特点和产业分布情况,提出建荆溪镇徐氏宗祠立和完善“三个特色经济发展片区”(即甘洪路沿线工业商贸区、闽江沿线度假、休闲别墅区、关源片农业综合开发区)和“三大特色产业”(食品业、工艺品业、建材业)的经济工作思路,使全镇一、二、三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3、2004年连续两年经济工作“六赛六比”荣获全县第一方阵第一名。2005年初县委、县政府提出“加快融入步伐,建设福州新区”的战略目标,荆溪镇进一步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2005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再创新高: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7亿元,财政总收入8267万元,农业总产值2.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28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已达到或超过一流经济强镇水平。人文景观概况 1、凤山书院。凤山书院俗称文昌阁,位于荆溪镇港头村风髻峰,坐北南南,面向闽江。书院由来已久,据清《凤山书院碑记》载,书院圮于明季,乾隆二十八年(1763)重建六子祠,乾隆五十二年(1787)重建奎光阁。1958年,书院遭台风而再次颓废。1994年,由海内外乡亲集资重建。书院奎光阁为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院内四周围有短墙,墙内有天然岩怪石,蔚为壮观,并保存有一块清代《凤山书院碑记》。宋理学家朱熹曾多次游经此地,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