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井乡:
1、甘肃省漳县盐井乡历史沿革 盐井乡位于甘肃省漳县西南部,漳县总面积2164.4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640-3941米。漳县于东汉章帝元年(公元78年)始高立县治,因有“西陲屏障”之誉甘肃盐井乡古迹而名障县。唐代更名武阳县,明洪武年间,而“漳水潆、洄润地、宝井便民裕国”而改名漳县至今。
盐井,古称盐川寨,这个有着久远历史的繁华古镇,风华不在,湮没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早在东汉时期盐川的井盐就得到开采,尤其在明万历年间是井盐的鼎盛时期,年产曾达180多万斤。 明、清两代,北客南贾,往来于盐川之间,车水马龙,带动了盐川商业及各行业的兴盛。 “宝井便民裕国”,源源不断的卤水滋养了盐川生生不息的子民,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古盐井”文化。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盐也孕育了一大批文人雅士,养育了一代代质朴的盐川人。不过如今的盐井,变成了穷乡僻壤,人多地少,经济落后,伴随着以盐为支柱产业的解体会越来越穷,连周边的乡镇都无法相比。行政区划 全县辖1镇16乡,总人口18.5万人。总耕地面积47.6万亩。年平均气温7.2度,无霜期15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13小时,年平均降雨500毫米,属湿润、半湿润气候。而盐井处在漳县的西南方向。基础发展 盐井乡还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乡域经济发展铺垫基石。开通了甘肃盐井乡洋芋种植程控电话,解决了信息闭塞的问题;投资10.5万元的场镇街道硬化工程已于年初竣工,彻底改善了场镇脏、乱、差状况,并活跃了市场;全长11里的黄岭、盐井村道公路已建成通车;浙江浦江县帮扶、上级大力支持的希望小学已建成投入使用。